戴南论坛-戴南在线-戴南人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421|回复: 0

吃不对,有毒!戴南正大量上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11 11: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图片

天气逐渐暖和起来
当下也正是
甘蔗大量上市的季节
不论是青皮甘蔗、黑皮甘蔗
都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选购
在很多水果店
甘蔗都被商户摆在了醒目位置

甘蔗口感清甜
且清热解毒、生津止渴
不过在品尝这份甘甜的同时
也需要多加注意!
俗话说“清明蔗,毒过蛇”
意思是清明前后的甘蔗很危险!

甘蔗一般在每年中秋节前后上市,至第二年的清明前后才会卖完,其在运输及储存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霉变、产生毒素一旦误吃坏甘蔗,还有可能致命!

image.png

宁波的杨女士就中招了
她怎么也没想到
吃了几十年的甘蔗
这次竟把自己吃进了医院

杨女士喜欢甘蔗的清甜口感,经常会去水果店买来吃。前段时间她看到水果店甘蔗打折,干脆买了两捆甘蔗放在家里慢慢啃。

“那天刚好休息在家,自己削了根甘蔗吃。”杨女士回忆道,甘蔗买来放家里时间有点久了,内芯出现一点红,但不是很明显,当时也没在意。

图片

然而没过多久,杨女士就感到身体有些不对劲。“刚开始只是觉得有点头晕。”杨女士说,后来症状越来越加重,不仅头晕得厉害,还开始感到恶心,赶紧到离家不远的北仑区新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

在诊室内,医生对杨女士进行详细检查,根据她的症状描述,初步判断可能是食物中毒。经过进一步询问,了解到她在发病前食用了霉变的甘蔗,而这很可能是导致她中毒的原因。

经过化验和检查,杨女士被确诊为霉变甘蔗中毒
图片
在能够使甘蔗霉变的霉菌之中,节菱孢霉菌堪称最危险的“杀手”,这种霉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剧毒的毒素——3-硝基丙酸。这是一种强烈的嗜神经毒素,中毒后最初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随后可出现头晕、头痛、抽搐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脑缺血坏死、呼吸衰竭甚至死亡,部分中毒患者可能出现语言、运动障碍等。

所幸杨女士食用量不大,且就医及时,经过对症治疗,症状已明显缓解,目前已无大碍。

“没想到霉变的甘蔗这么危险。”杨女士说,她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食品安全,避免因疏忽而引发健康问题。

图片

医生指出,霉变甘蔗中毒春季多发,甘蔗发霉的原因大多是因为储存不当。食用后可能引发头晕、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昏迷、抽搐,甚至危及生命。

有人舍不得整根扔掉
心存侥幸地认为
把红芯的部分去掉
是不是就能吃了?

不是!不是!不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甘蔗被霉菌侵袭后,菌丝已经延伸到甘蔗的每一个部位,除了霉变的那一部分,完好的部分其实也含毒素,只不过这些毒素不会发红,所以肉眼看不到。

春季气温不断升高,霉菌等杂菌适宜生长繁殖,甘蔗容易霉变;霉变的甘蔗就有产生毒素的风险,所以甘蔗中毒事件在2月到4月的发生概率比较高。

图片


如何分辨甘蔗是否霉变变质?


  • 一摸:摸甘蔗的软硬度。
  • 二看:看甘蔗的果肉是否新鲜。
  • 三闻:鉴别甘蔗有无异味。

  • 看外观和中心部分

表皮黑中带红、光滑、有白霜的甘蔗,比较新鲜。如果甘蔗色泽差,在末端出现絮状或茸毛状的白色物质,切开后剖面有泛红黄色、棕褐色或青黑色的斑点斑块,表示其已霉变,这样的甘蔗别买!

  • 摸硬度 

新鲜甘蔗质地坚硬,霉变甘蔗质地较软。如果买到质地比较松软的甘蔗,那就要注意了。

  • 鉴别有无异味 

正常甘蔗榨出来的甘蔗汁,味道清甜,具有甘蔗特有的清香风味,如果闻到有酸馊霉味或酒糟气味等异味,说明已经变质,这样的甘蔗不能食用。

如发现甘蔗有
质软、变色、酒味、长毛、
内部变红等现象都不可食用
此外,买来的甘蔗建议当天吃完
不要放到次日或第三天再吃


食用甘蔗请留意

这一类人群不宜食用



甘蔗含糖量较高又性寒
脾胃虚寒、糖尿病患者
和血糖偏高的人群不宜食用
普通人群也不宜过量食用

儿童如不会吐蔗渣,吃甘蔗时易呛到喉咙,有窒息风险,食用时一定要小心。

甘蔗甘甜可口
但应注意识别霉变甘蔗
谨防中毒
一旦食用后感到身体不适
应及时就医

图片

来源 | 新闻坊 宁波晚报
图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经营性网站许可编号:苏B2-20180589|兴化市戴南在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苏ICP备17056877号-3 )|苏公网安备32128102010083号

GMT+8, 2025-4-4 06:46 , Processed in 0.082133 second(s), 23 queries .

网站内容投诉举报电话:18051140001

Copyright © 2014-2021, 兴化市戴南在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