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南论坛-戴南在线-戴南人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50|回复: 0

今天,兴化人别忘了这几件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1 16: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ingFangSC-Light;">龙抬头来历

ingFangSC-Light;">二月二,龙抬头,大地回暖,万物复苏。这一传统节日,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它起源于上古时期,古人对天象星宿的崇拜。在农耕文明里,龙被视作行云布雨的主宰,人们观察到每年仲春卯月之初,东方苍龙七宿在夜空逐渐显现,角宿恰似龙角,最先从东方地平线升起,仿若龙抬头,预示着春耕将始、雨水渐多。这不仅是一个节气的转换,更是中华民族千年文化传承的重要节点。



春龙抬首 万象更新




ingFangSC-Light;">传说中,龙是掌管雨水的神灵,二月二正值惊蛰前后,大地复苏,阳气上升,蛰伏的昆虫被春雷惊醒。此时,龙也从沉睡中醒来,行云布雨,滋润万物。在这一天,人们通过各种习俗活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从天文角度来看,农历二月初二,东方苍龙七宿中的角宿开始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仿佛龙抬起了头,这一自然现象与古老的传说相互呼应,更增添了节日的神秘色彩。

龙抬头


传统习俗 源远流长



ingFangSC-Light;">中国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和风化雨的主宰。“龙抬头”,意味着阳气生发、万物生机盎然。

 ingFangSC-Light;">习俗:回娘家

“二月二,带女儿”。“二月二”是一个媳妇回娘家的日子。这是因为二月农事将忙,趁农忙前带女儿回家团聚。

在兴化,习俗“二月二带女儿”还保留着。这天,父母会将嫁出去的姑娘请回来吃饭,给女儿“加加营养”。按照习俗,嫁出去的姑娘这天的三餐都要在母亲家吃,母亲准备的饭菜,还一定要吃饱,否则父母会不高兴。尤其是晚饭,要吃饱喝足后才回家。

这个习俗老早就有了。以前比现在还要隆重,母亲要到姑娘家门上带人回来,也就是上门请,现在,规矩少多了,但意思一样,这一天,姑娘还是要自己回来的。

据老人们讲,二月二这天将姑娘带回娘家是要给姑娘加加营养。因为以前的生活没有现在宽裕,妇女的地位也很低,很多人家的女儿嫁出去后,就是别人家的人了,做了别人家的媳妇,几乎没有发言权。父母担心女儿在别人家吃不饱、穿不暖,因此便在二月二这天将姑娘带回来好好“疼疼”。

为何选在二月二这天呢?一般情况下,每年的正月初二,女儿一家回娘家拜年。拜年时就约好:“过一个月再回来啊”,因此到了下一个月的初二,女儿就要再回娘家一趟。

尽管现在妇女地位提高,缺吃少穿的窘迫状况几乎不见。不过,这个风俗仍然保留下来了。无论农村还是城市,这一天,有出嫁女的人家都要将女儿一家请过来吃饭,甚至还将亲家公、亲家母一起请过来,其实不是为了吃好吃丑,而是找个理由聚聚,一大家子吃三顿团圆饭。

 ingFangSC-Light;">习俗:行开笔礼

二月二这天,要行开笔礼,传说二月初三为文昌(主宰功名之神)诞辰日,旧俗中儿童在二月二这天行开笔礼,表明开始正式学习。仪式中要有拜孔子像、讲授人生最基本的道理,赠文房四宝等内容。学生们也会念叨:“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


 ingFangSC-Light;">习俗:吃龙食

二月二北方百姓在这天饮食多以龙为名。

吃春饼名曰“吃龙鳞”,吃面条名曰“吃龙须”,吃馄饨为“吃龙眼”,吃饺子则叫“吃龙耳”,面条、馄饨一块煮叫做“龙拿珠”,吃葱饼叫做“撕龙皮”。

有些地方还有吃“龙眼”、“龙须”、“龙舌”、“龙耳”、“龙皮”、“龙子”、“龙蛋”以及吃春饼、吃猪头肉的习俗。

 ingFangSC-Light;">习俗:起龙船

ingFangSC-Light;">古时,龙抬头节是祭祀龙神的日子,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到龙神庙或水畔焚香上供祭祀龙神,祈求龙神兴云化雨,保佑一年五谷丰登。

 ingFangSC-Light;">习俗:祭灶神

二月二既是龙抬头节也是土地公的诞辰,“土地诞”也称“社日节”。

古人认为土生万物,土地神是广为敬奉的神灵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为给土地公公“暖寿”,有的地方有举办“土地会”的习俗:家家凑钱为土地神祝贺生日,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

 习俗:剪龙头

民间还有“二月二剃龙头”的习俗,大多老“剃头匠”都懂,这一天也通常是顾客盈门。因此会做相关准备,比如早上起来敬上几炷香,多烧些热水,将理发用具准备好。在东台,有些老人知道这个习俗,会带小孙子过来剪个“龙头”。不过,讲究这种习俗的人现在越来越少。

龙代表着吉祥,代表着风调雨顺。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因此,农历二月二,人们盼望着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因此才有“剃龙头”的说法。因为在这一天剃头,人就会红运当头、福星高照,俗话说得好,“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

对于发型,一般情况下当地小孩就剪成个“光头”,叫“龙头”,预示着一切都是新的开始,大人们则简单地修剪一下,图个吉利。此外,民间还流传着“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所以很多人在腊月理完发后,一个月都不再去光顾理发店,直到“二月二”才解禁。不过,这一民间禁忌也已逐渐淡薄。

 习俗:舞龙

舞龙源自古人对龙的崇拜,每逢喜庆节日,人们都会舞龙,从春节开始舞龙,然后二月“龙抬头”、端午节时也舞龙。

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汉族的一种民俗文化。

二月二,
是春的序章,
也是新的起点。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日子里,让我们抛开过去的烦恼与疲惫,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迎接新的挑战。无论是在工作中拼搏奋进,还是在生活里追寻梦想,都要像那抬头的巨龙一样,充满力量,勇往直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经营性网站许可编号:苏B2-20180589|兴化市戴南在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苏ICP备17056877号-3 )|苏公网安备32128102010083号

GMT+8, 2025-4-6 16:06 , Processed in 0.087787 second(s), 22 queries .

网站内容投诉举报电话:18051140001

Copyright © 2014-2021, 兴化市戴南在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