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南论坛-戴南在线-戴南人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379|回复: 0

兴化一对夫妻均不愿养娃!法院判决:不许离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30 14:4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案情简介

小刘与小莉夫妻于2011年经人介绍相识,同年年底举办结婚仪式,然而原本美好的婚后生活却因婚生子刘小某的到来发生了改变。刘小某因智力残疾,无生活自理能力,需要专人进行护理、照看,夫妻二人经常因为照顾刘小某等家庭琐事发生争执。2016年,小莉以小刘对其实施家暴且双方性格不合导致夫妻感情破裂为由起诉离婚,经审理,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小莉再次向法院提起诉讼,但调解时,双方对婚生子抚养问题各执己见,均以各种理由推诿抚养义务,致调解未能成功。



法官评析


婚姻关系的存续以夫妻感情为基础,同时须兼顾夫妻责任和家庭责任。抚养、教育和保护未成年人是父母共同的法定义务,当父母离婚时,应当妥善处理好未成年子女抚养的相关事宜,不能推诿、逃避责任。

本案中原、被告已共同生活十余年,并生有一子,双方具有一定的感情基础。虽然原告曾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自上次本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原、被告又分居满一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应当准予原、被告离婚,但原、被告在调解过程中对于患病婚生子的抚养问题均以各种理由推诿抚养义务,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婚生子因其特殊的身体及精神状况,更应得到家庭的特殊关爱。孩子出生患有缺陷的客观事实不应成为父母双方相互怨怼的理由,相反双方更应齐心协力共同经营好这个原本不幸的家庭。因此从未成年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小莉、小刘的婚生子李小某需要父母的长期照顾与护理,为了婚生子的康复与成长,同时考虑小莉、小刘有一定的感情基础,判决不准原、被告离婚较为适宜。

法官提醒

父母抚养未成年子女,不仅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的道德要求,更是法律的明文规定,容不得讨价还价、推诿扯皮。为人父母,应充分承担起自身责任,共同努力维护家庭的和谐与稳定,给子女成长提供一个健康美好的成长环境,更应以身作则,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

法律虽以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作为法定的离婚条件,并且保障当事人离婚自由,但亲子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父母仍应承担对子女的抚养、照顾、教育未成年子女的责任与义务,应当并且必须保障其离婚后子女能够健康成长。未成年人最大利益原则是解决抚养纠纷的基本价值取向。如夫妻双方均拒绝抚养子女,未能妥善处理离婚后的子女抚养问题,法院仍应优先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可以依法判决不准离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经营性网站许可编号:苏B2-20180589|兴化市戴南在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苏ICP备17056877号-3 )|苏公网安备32128102010083号

GMT+8, 2025-4-4 06:54 , Processed in 0.078365 second(s), 23 queries .

网站内容投诉举报电话:18051140001

Copyright © 2014-2021, 兴化市戴南在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