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溱潼”的由来,不少人费尽心思作过考证,仍是众说不一。民国初年大旱,溱潼镇东郊的青蒲人掘沟接水,得唐代《李符墓志》云:“青蒲南临吴渚,北傍秦泓,遂家焉。”据此,《东台掌录》明确指出:“秦泓”即今“溱潼”可无疑义。而溱潼人李敬之在《寄庐杂记》中提出进一步讨论:“秦泓何得只溱潼,音别相讹意不通,他日泰东修邑乘,宜将碑记写其中。”并对“秦泓”二字作了进一步研究:“吾邑在唐时本名‘秦泓’,秦字从禾,产嘉禾之意。‘泓’,水也,四郊多水。”“‘泓’、‘潼’音相近,更有好事者认为,吾乡多水,于‘秦’字旁加水,是音又异矣!”时至今日,究竟是先有“潼”而笔误为“泓”,还是先有“泓”而后演化为“潼”,虽难定论,但名称最早出现于唐代,则是毫无疑问的。 “溱潼”的名称最早出现于书籍的是在宋代。宋岳飞之孙岳珂所著《金陀粹编》中,有岳飞任通泰镇抚史时“军驻秦潼村”之语。清朝嘉庆《东台县志》记载:“宋建炎年间,张荣、贾虎率义兵与金兵转战南下,与敌相遇于秦潼村,遂引兵佯败,获胜于兴化缩头湖”。文字记载和今日“溱潼”仅三点水之差。查阅字典,“溱”读zhēn。但因“溱潼”地名的出现,又增一新鲜,读音Qin。加注:溱潼,镇名,在江苏省。明朝陈基《夷白斋诗》有“水行九十里,泱漭赴秦潼”的诗句。明嘉靖年间的《东台志》水云楼图,亦书“秦潼”而无三点水。秦字加三点水,起始于清朝。其《四境图》中有“溱潼”字样。也许由于习惯的影响,清代较长时间,地名仍袭用“秦潼”。清朝汪琦有诗,题目叫《秦潼晓发》。清朝吴嘉纪也有“秦潼晓雾中,屋上栖野鸭”的诗句。但溱潼地处水乡,和水有不解之缘,不仅四面环水,周围河港交叉,溱湖湖面广阔,而且当时镇区内也是处处有水。早年镇区有三十六桥七十二井。镇区面积如此之小,而木桥、石桥如此之多,当年河沟交错、田垛星布的情景,可以想见。清朝吴嘉纪写溱潼有“荷花莲叶遍里巷”的诗句。清朝孙乔年写溱潼的诗作中,有“倒影楼台镜底红”、“闲听窗外水涓涓”的描写,俨然一派水乡风光。直至清末民初,终因溱潼多水,面普遍采用“溱潼”这个地名,一直沿袭至今了。溱潼俗称“存中”。即使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尽管书面文字用“溱潼”,而口头上仍叫“存中”。在东观(即今溱潼用电站处)还开办过“群忠补习社”。“存中”这个名称从何而来?有人推测说,溱潼地处泰州、东台两地之中,水路东距东台六十里,西去泰州六十里,溱潼居中,所以叫“存中”。而多数人认为,此说未免牵强。把溱潼说成“存中”,主要是受如皋、东台一带地方方言的影响,人们才把“溱潼”读成“存中”。还有一个民间传说虽未必可信,但却有趣。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扬州,曾在游溱潼,离开时地方官设宴送行,酒杯中仍存有酒。皇帝喝过的酒谁敢动,于是只好“存盅”。由此溱潼多了个俗名存中。旧时,也有外地客人来溱潼闹过笑话,船抵岸后,一问是“存中”,连忙再雇小船去溱潼。小帮船从西头划到东头,绕了半圈,又到“溱潼”!清朝嘉庆年间,从苏州阊门外有蒋、宋、范、徐等七姓迁居于溱潼荒垛之中,烧窑为业。每晚窑上有七盏明灯高悬,制作砖坯,犹如七星降临。故又有人称溱潼为“七星村”。在虹桥居委会沈家祖宗牌位的反面,曾书“北极镇”三字,想必由七星村演化而来。但也说明清代曾叫过“北极镇”。民国初年,这里曾一度更名“溱潼市”。六十年代填夹河工程中,曾发现书写有“溱湖市”三字的石碑。这些地名名称,为时很短,影响不大。溱潼镇最早得名于明代。它的发展、繁荣、兴旺,却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清康熙年间吴嘉纪诗云:“有船田父皆为渔,十口五口依菰蒲,蒲多村少心肠乱,……可怜冷落红颜妇,凶年卖饭不卖酒……”。清朝汪琦的《秦潼晓发》中亦有“田废肥鹅鸭,祠荒集雁鸿,村村渔夫立,凄恻对秋空”的描绘,都说明当时的秦潼还是个贫困闭塞的渔村。直至清代中叶起,溱潼农业、渔业和窑业日渐兴盛,又处姜兴河、泰东河的交汇处,占航运之利,是漕运盐运必经之地。随之人烟稠密,店铺林立,成为水乡的闻名市镇。二十年代至抗战初期,溱潼镇粮食贸易繁荣,米厂、油坊越办越多,茶馆、饭店、浴室兴起,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商业相应发展。镇上有电灯照明,电话、电报成了商家的通讯手段。《溱湖日报》、《溱报》相继问世。溱潼一度有“小上海”之称。发展至今天,溱潼已成为闻名遐迩的历史名镇、全国重点镇。
本文转自“人文泰州”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