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大桥,心向党,朵朵葵花向太阳……”,这是一首五十多年前的歌谣。那时红旗大桥刚刚建成,茅山文化站胡文章站长满怀激情创作了这首歌。五十多年后,我们惊喜地发现茅山村民倪爱生、施龙香等老人,还能随口演唱这首红旗大桥的赞歌。在淳朴的歌声中,仍留有新桥建成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茅山红旗大桥,最初建造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现位于茅山社区中部,横跨兴姜河。这座桥梁连接着茅山老街与新区,也连接着茅山沧桑的过去和美好的未来。
红旗大桥下方的河流,以前俗称大茅山河,是江苏省级水运航道。向西北通往兴化,向东经戴南、通往东台,向东南通往姜堰,向西南通往泰州。据《民国泰县志》记载:“茅山河在淤溪镇北,自镇北流经雅卞庄、俞家垛、王师庄、房家庄,通东台茅山。”当时茅山隶属东台。上世纪五十年代,兴化至姜堰的水运客班开通后,相应的茅山河河段改称兴姜河。向东通往戴南和向西南通往泰州的河段,仍叫茅山河。
桥下茅山河是反水 红旗大桥下的茅山河,水流方向与众不同。我国大多数河水向东流淌,但红旗大桥下的茅山河向西流淌,即为反水。因为茅山地势略高,而西北的垛田一带非常低。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从东面来的河水,穿过红旗大桥后不久,便拐弯流向西北的垛田方向。因此,“茅山河反水”的本义是指茅山河的水流方向是反的:向西流,而不是向东流;向北流,而不是向南流。茅山河的主干,沿茅山埂,从南端的海陵向北流淌,流向兴化地势最低的地方。 史料中的茅山埂
(茅)山之巅其土如石,其色如赭,山之麓其土亦赤,树谷多获,科则赋税倍于他处。如是者广五六里,长数十里,名之曰“茅山埂”也。首起海陵,尾属斯山。“茅山河反水”通常含义 现在大家所说的“茅山河反水”,通常用的不是它的本义,而是用的它的比喻义或引申义,意思是某一现象有悖事理,绝不可能真正发生,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太阳从西边出来”。
据茅山建筑站老站长冯焕春介绍,在建红旗大桥之前,这一河段最初只有渡口。古渡口位于现在大桥东侧,今茅山文化中心附近。建国后,最后一位摆渡人是茅东村的曹老五,因此该渡口俗称“曹五渡口”。曹老五是一位烈士的父亲。他的儿子曹文太,是新四军组建的茅山乡指导员。1946年新四军北撤后,曹文太与乡民兵大队长钮俊仁等留守茅山,坚持开展敌后斗争。不幸,落入还乡团之手,壮烈牺牲。烈士父亲曹老五,每天在大茅山河上摆渡。依靠着微薄的收入,勉强维持生计。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他从旧社会摆渡到新中国。
回溯历史,在此之前的抗战时期,曹五渡口的水面下方曾设有暗坝。行人可以涉水来往于两岸,而前来茅山扫荡的日军快艇则会在此搁浅,来去不得。那时,茅山是苏北著名的抗日根据地,有多支抗日力量潜伏于茅山。这主要是因为当时茅山地处水乡腹地,是泰(州)兴(化)东(台)三角地带的中心,离日军据点较远。
据《兴化县革命斗争大事记1937--1949》记载,1938年7月,两淮盐务总局税警团转移到茅山地区,总部设在景德禅寺。1941年2月,泰州沦陷,李明扬、周德林、陈中柱等率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来到茅山。总指挥部“八大处”办事机构,设在茅山东北五里的冯家庄(今冯田村)。1945年《大公报》著名记者戈衍棣发表的《记苏北孤军》一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当时茅山驻军的抗日事迹。建国后,为疏通水系,改善排涝灌溉条件,发展交通航运事业,兴化县人民政府开展了“反坝”运动,组织力量撤除战争期间设置的明坝和暗坝。在这场运动中,茅山曹五渡口下方的暗坝被彻底清除。
不久,为了便于人们南来北往,就地搭建起一座简易的木桥。昔日的渡口,永久地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新建的木桥非常简陋,几根树干插入水中就是桥桩,桥面也只是由两三根树干临时拼成。遇到刮风下雨的天气,木桥晃动严重,桥面又窄又滑。不少人不敢走过去,而只好匍匐着,心惊胆战地慢慢爬过去。在这座木桥上,每年都会有不少孩童甚至成人坠落水中。溺水而亡的不幸事故,时有发生。茅山百姓渴望有一座安全、稳固的大桥。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为了改善百姓的出行条件,在木桥的西侧,地方政府建造起一座形似赵州桥的单拱大桥,这就是最初的红旗大桥。在这座大桥的南北拱肩上,也如赵州桥一样,设有对称的小拱。不过,赵州桥是两对小拱,而这座大桥因为河道更为宽阔,设有三对小拱。一些顽皮的孩童,常钻到桥肩的第一拱和第二拱中玩耍。靠近桥中央的第三拱,离水面极高,且拱洞狭窄,攀爬难度极大,往往无人能够到达。
茅山红旗大桥(第一代)? 在用料上,赵州桥使用的是质地坚硬的大块石料;而茅山这座大桥,除少量水泥混凝土构件外,大量使用的是青色小砖,更为精巧。茅山大桥下面是重要的省级航道,当初建桥时,风力仍是水上运输的重要动力。为了确保帆船桅杆触碰不到桥身,安全顺畅地通过大桥,设计的桥身非常高。经过近一年的施工建设,茅山百姓终于拥有了一座“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大桥。
红旗象征着革命胜利,红旗充满了喜庆色彩。新建的大拱桥,外形优美,结构坚固,是当时茅山地区革命和建设的重大成果,人民欢欣鼓舞。于是,将该桥命名为红旗大桥。后来,此桥经过两次翻造,桥面更加宽阔平坦。虽然原有的拱桥外形已消失殆尽,但茅山百姓仍爱称它为红旗大桥。“旭日东升出太阳,我们来送忠字粮。毛泽东思想来武装,字字句句闪金光。红旗大桥望一望,乡村处处好景象……”近60年过去了,这首红旗大桥赞歌仍在水乡茅山回荡。
绘画设计:施九红 夏旸 孙建文
茅山红旗大桥(第二代)
茅山红旗大桥(第三代)
茅山红旗大桥(第三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