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生锈“的兴化市戴南镇镇北二十里,是陈二郎的老家——花杨庄。农业学大寨的年代,戴南镇也是兴化县戴南区的区公所所在。当时的戴南区,下管戴南、张郭、顾庄、唐刘四个公社,陈二郎的花杨庄,就在顾庄的北边,离顾庄大约七里路。
(河边的花杨)
花杨庄庄南有一条东西向的大河叫河南大河,河面比较宽,水乡的孩子们夏天下河游泳,一口气还游不过去呢。包括花杨及花杨以北的双港、南季、北季四个庄上的人,要到顾庄供销社打油买布,到顾庄卫生院看病治病,到顾庄公社开会访友,到顾庄中学上学读书等等,都要渡过这条河。 气急的赶路人在渡口跳脚大骂,从渡工到整个花杨庄,统统都骂了 河南大河原本没有桥,南来北往全靠渡工摆渡。陈二郎的父亲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高级社时期开始,就在花杨当会计,直到“够到能拿公社的补贴”光荣退休,前后超过二十二年。他曾对二郎说:“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让花杨人脸上挂不住、干部坐不住了,这才下决心造桥。” 有一年的冬天,天刚麻麻亮,花杨北边的北季庄有个人要到顾庄去办事,由于急着赶路,离家时忘了带钱。当他急匆匆地赶到花杨,河南大河的渡工也把他从河北送到了河南,上岸时才发现身上没有带钱。他磕头作揖央求渡工,等他从顾庄回头时,把来回摆渡的四分钱一起给他。结果渡工死活不同意,连拉带拽硬把他从河南又送回了河北。 那位着急的赶路人在渡口跳脚大骂,从渡工到整个花杨庄,统统都骂了。这件事对花杨人刺激很大,花杨的大小队干部,男男女女的花杨人,没有一个不赞成撤渡架桥,都说:“赶快造桥,越快越好!”
当年十二三岁的陈大郎,为造桥奉献了一条狗 第二年的冬天,又到了农闲季节,花杨人开始造大桥了。除了大队小队集资外,花杨人不分男女老少随喊随到。 造桥需要夹板脚手,许多人把自家的大门卸了下来。造桥先要在两边打拦水坝,花杨的男女劳力都上工地抬土打夯、车水刮水。就连陈二郎的哥哥陈大郎还为造桥奉献了一条狗。 那时候陈大郎并不大,还是个十二三岁的少年,人喝粥狗舔碗养了一条狗,还从小人书上给他的狗取了个洋名叫杰克。那个年代老百姓的生活十分艰苦,一年到头见不到个荤腥子。为了犒劳从外地请来的造桥队,大人们看上了陈大郎养的那条狗,尽管少年的陈大郎哭得斯里哗啦,再加上当大队会计的父亲呵斥大郎不懂事,那只杰克狗还是为花杨造桥作了牺牲。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建的老大桥) 船头的渡客因“惯性”纷纷落水,把身边几个人也一同拽下了河 1976年那年“闹地震”,陈二郎初中毕业后就到公社中学上高中,每个星期都要从家里到学校、从顾庄到花杨的来回。那时候顾庄的北边有一条很宽的大河,除了花杨等四个庄子外,顾庄北边的夏介、北张等另外五个庄子的人到顾庄,都要渡过那条大河,渡口就显得格外繁忙。平时还好一点,但每个星期一的上午,在顾庄上学的学生集中返校,渡口就经常站满了人。一趟又一趟的渡船上人挤人,虽然险相环生,但也妙趣横生。 1978年的春天,天气乍暖还寒。那天一大早,陈二郎就背着米袋子、拎着咸菜瓶子,从花杨往顾庄赶。等他汗水满头赶到顾庄北大河的渡口时,五吨的水泥渡船上已经站满了人。看到渡工朝他直摇手,陈二郎就老老实实地站在渡口等待。 挤满人的渡船,在渡工的左戗右别中一点点离开了渡口,在他一篙接一篙的用力撑中,慢慢地过了大河中央,渐渐地向渡口南岸靠去。俗话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就在那几个硬挤上船的“翻墙猴子”有说有笑的时候,忽然一阵大风吹来,离岸还剩不到三丈远的水泥渡船偏离了航向。 要是在平常,只要渡工用力别两篙子,就能把渡船别正,可那天上船的人实在太多,加上水泥船船沉惯性大,渡工几篙子都没能把船头别过来。放在平时,船头不正对渡口码头也不要紧,大不了下船时大家的鞋子会弄湿,每人二分的过河钱也不会少。 但冤枉凑巧的是,由于渡船吃水太深,加之初春枯水,水泥渡船在靠岸时“凑”到了河坎上。这一“凑”不要紧,船是停了,但站在船头的渡客却刹不住,而脚又没处踩,惯性让他们纷纷失足落水,个个在喊“没得命”的同时,把几个与他们亲密接触的人也一同拽下了河…… 花杨人把河南大桥命名为“翠屏大桥”
在花杨渡工为了二分钱,把已经过了河的邻庄人硬拉回头,招致整个花杨庄都挨骂,花杨人知耻而后奋,“砸锅卖铁也要造大桥”的四十年后。在顾庄公社的社员,由于人多船挤而在渡口失足落水的三十年后。原先的顾庄公社,整体并入了“永不生锈”的戴南镇。原先宽阔的顾庄北大河,不仅架了大桥,而且通了高速公路。
(2005年,老大桥拆除前,母亲、姐姐、哥哥和我一起在老大桥上)
2005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扶持下,花杨的河南大桥又拆除重建,由原先的三块板子拓宽到了五块板子。过去大人小孩在大桥上乘凉还觉得有点窄,现在小轿车都能开上庄了。
为了缅怀和纪念解放战争时期曾在花杨战斗过的革命烈士——高翠屏,花杨人把河南大桥命名为“翠屏大桥”。
(2005年,可以通汽车的新大桥建成,乡亲们敲锣打鼓庆祝)
(翠屏大桥上,一起嬉闹的花杨新一代们)
作者简介
陈长新,籍贯兴化,笔名陈二郎。曾任泰州市委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扬州市委副秘书长,扬州市政府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中共扬州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等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