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南论坛-戴南在线-戴南人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500|回复: 1

[热点讨论] 拚死吃河豚,都死了两个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18 11: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河豚遇到危险会鼓起身体
是不是还有点呆萌?

110523nc77m7mgum77oxmo.gif

大家可别被它的外表给迷惑了
它其实是有剧毒的
不少人为了贪图它的这一口鲜美
变成了植物人”
甚至因它而丧!命!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通报:2月,广东发生发起3起较大级别食物中毒事件,累计报告病例174例,其中广东揭阳2人因河豚中毒而死亡。

事实上,
因吃河豚而中毒发生悲剧
的情况已经不止一次出现,
全国各地已有多人中招

惠州男子吃完河豚中毒

入院时自主呼吸基本停止



来自惠州市惠东县的范先生是一位餐馆老板,去年4月下旬,朋友送了他一条河豚。范先生自行加工后食用,觉得比较腥,仅吃了一点就放下了。

但没想到的是,半小时后范先生就感觉手脚发麻,活动不便,说话、呼吸都有点困难。

110523nkmku7ggboguk7su.jpeg

到达医院后急诊医生赶紧给予范先生紧急气管插管,直接送到ICU抢救。据医生介绍,当日凌晨患者入院时,自主呼吸基本停止,昏迷,四肢软瘫。

更让医护人员最崩溃的是
此毒没解药!

医生能采取的措施就是呼吸支持,尽力守住生命,补液利尿,争取排出一点毒。好在,最后医生把范先生从“鬼门关”夺了回来,但其实并不是每次都能如此幸运。

最快1.5小时可致死,目前没有特效的解毒药

多年来,我国政府一直是严禁食用河豚的。2016 年,国家农业部和食药监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有条件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加工经营的通知》,给人工养殖的“红鳍东方鲀”和“暗纹东方鲀”这两个品种解了禁。

而养殖的河豚
也需要有专门资质的企业
才能加工,且要求极高

110523vo76e6e7p666i7p7.png

专家同时也指出
经过专业处理的河豚
并非没有毒性
只是毒性控制在
每公斤2.2毫克的范围内
过量食用依旧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110524k0yr0rt4txu06utu.gif

据悉,河豚身上的毒素,毒性比氰化钠强1000倍,0.5毫克就足以致人死亡。中毒过程急速而剧烈,潜伏期只有10分钟至3小时,发病后4-6小时内就可能死亡,最快是1.5小时。
注意!一旦误食河豚中毒,需在1小时内送医

一旦中毒,一定要尽快
1个小时内就医
通过肠道灌洗等治疗来清除毒素
千万别耽误救治的最佳时机


病从口入
关于吃,大家一定大意不得

河豚毒素总结起来有三大特点:毒性大、毒性稳定、在河豚鱼体内分布复杂。

毒性稳定 



不管你是盐腌还是太阳晒,煎、炒、烹、炸,火烧、碳烤,就算使出看家本领,把十八般武艺全拿出来,这河豚毒素依旧非常稳定,结构难以破坏。河豚毒素,就算把你们家里面所有的高压锅都用上,也都还是白扯。

毒性在河豚鱼体内分布复杂 



河豚毒素的第三个特点,就是在河豚鱼体内分布复杂,在不同的河豚体内毒素的分布也不同。河豚鱼有120多个品种有不少品种外表长的差不多,但内在的毒性分布却是天差地别。

有的河豚鱼内脏部分有剧毒,肌肉部分是没毒的,可有的河豚鱼,全身上下,连皮带肉全都有毒,没有任何一个部分可以食用

还有些鲀类,比如虫纹东方鲀、铅点东方鲀,这些东方鲀类,肌肉里头就有毒。在没法辨别它种类的时候,是绝对不能吃的!


新闻多看点:
织纹螺体内也有河鲀毒素


专家表示,河鲀毒素不只存在于河鲀体内,其他海洋生物中也可能含有这种毒素,比如云斑栉虾虎鱼、织纹螺等。

尤其是织纹螺,俗称海丝螺、海狮螺、麦螺、白螺、割香螺、小黄螺等,在某些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常有食用,中毒事件也时有发生。


来源:广州日报

看完这些是不是有点怕怕?但是别担心,我们是兴化人,我们属于泰州,泰州有个靖江,那地方烹调河豚鱼可是老传统了,从未听说有发生过中毒事故的。相信不少人都吃过河豚鱼,刺戳戳的也就那个味道,好吃的杲昃那么多,河豚鱼真不算有多么好吃,也就吃个稀奇罢了。


110523akhpxt624xhpdzkt.gif
发表于 2021-3-20 20:35: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真特么能放屁,就泰州境内一天吃掉多少河豚!死几个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经营性网站许可编号:苏B2-20180589|兴化市戴南在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苏ICP备17056877号-3 )|苏公网安备32128102010083号

GMT+8, 2025-4-18 09:06 , Processed in 0.407653 second(s), 33 queries .

网站内容投诉举报电话:18051140001

Copyright © 2014-2021, 兴化市戴南在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