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卫生健康委通报:2月,广东发生发起3起较大级别食物中毒事件,累计报告病例174例,其中广东揭阳2人因河豚中毒而死亡。来自惠州市惠东县的范先生是一位餐馆老板,去年4月下旬,朋友送了他一条河豚。范先生自行加工后食用,觉得比较腥,仅吃了一点就放下了。但没想到的是,半小时后范先生就感觉手脚发麻,活动不便,说话、呼吸都有点困难。到达医院后急诊医生赶紧给予范先生紧急气管插管,直接送到ICU抢救。据医生介绍,当日凌晨患者入院时,自主呼吸基本停止,昏迷,四肢软瘫。医生能采取的措施就是呼吸支持,尽力守住生命,补液利尿,争取排出一点毒。好在,最后医生把范先生从“鬼门关”夺了回来,但其实并不是每次都能如此幸运。多年来,我国政府一直是严禁食用河豚的。2016 年,国家农业部和食药监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有条件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加工经营的通知》,给人工养殖的“红鳍东方鲀”和“暗纹东方鲀”这两个品种解了禁。据悉,河豚身上的毒素,毒性比氰化钠强1000倍,0.5毫克就足以致人死亡。中毒过程急速而剧烈,潜伏期只有10分钟至3小时,发病后4-6小时内就可能死亡,最快是1.5小时。河豚毒素总结起来有三大特点:毒性大、毒性稳定、在河豚鱼体内分布复杂。不管你是盐腌还是太阳晒,煎、炒、烹、炸,火烧、碳烤,就算使出看家本领,把十八般武艺全拿出来,这河豚毒素依旧非常稳定,结构难以破坏。河豚毒素,就算把你们家里面所有的高压锅都用上,也都还是白扯。河豚毒素的第三个特点,就是在河豚鱼体内分布复杂,在不同的河豚体内毒素的分布也不同。河豚鱼有120多个品种,有不少品种外表长的差不多,但内在的毒性分布却是天差地别。有的河豚鱼内脏部分有剧毒,肌肉部分是没毒的,可有的河豚鱼,全身上下,连皮带肉全都有毒,没有任何一个部分可以食用。还有些鲀类,比如虫纹东方鲀、铅点东方鲀,这些东方鲀类,肌肉里头就有毒。在没法辨别它种类的时候,是绝对不能吃的!
专家表示,河鲀毒素不只存在于河鲀体内,其他海洋生物中也可能含有这种毒素,比如云斑栉虾虎鱼、织纹螺等。尤其是织纹螺,俗称海丝螺、海狮螺、麦螺、白螺、割香螺、小黄螺等,在某些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常有食用,中毒事件也时有发生。
来源:广州日报 看完这些是不是有点怕怕?但是别担心,我们是兴化人,我们属于泰州,泰州有个靖江,那地方烹调河豚鱼可是老传统了,从未听说有发生过中毒事故的。相信不少人都吃过河豚鱼,刺戳戳的也就那个味道,好吃的杲昃那么多,河豚鱼真不算有多么好吃,也就吃个稀奇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