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南论坛-戴南在线-戴南人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324|回复: 0

惊蛰丨原来是人生的两种大修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5 16: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作者:儒风君


来源:儒风大家(ID: rufengdajia)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惊蛰,古称“启蛰”,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

动物入冬后藏伏于土中冬眠,不吃不喝不动,古人称之为“蛰”。

惊蛰时节,随着天气转暖,泥土变得松软,冬眠的虫类感受到春天的阳和之气,打破原来的蛰伏状态,伴随着阵阵春雷,从土中钻出来活动。

“惊蛰”这两个字,还包含更深层的涵义——顺时而动、应势而为;破除迷障,觉醒人生。

这是人生的两大修行,也是惊蛰节气带给我们的人生启示。



161928oxlp8zp9ec1ep187.jpeg


顺时而动,应势而为



古人常说:能大能小是条龙,只大不小是条虫。

大丈夫能屈能伸。

在时运不济的时候,默默蛰伏,积蓄力量。

在环境好转的时候,顺势而为,惊起奋进。



161928qvi7z6tzi7hve2iz.jpeg

《易经》里讲: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在时机不明朗的情况下,千万不要轻举妄动。

但也不能消极等待,白白浪费时光。不然时机来了,也没有腾飞的可能。

张良曾经在秦末大乱前蛰伏的九年,修炼心性、积累学识。

正是这些积累,才有了他后来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楚庄王曾说:“三年不展翅,是为了生长羽翼;不飞翔、不鸣叫,是为了观察民众的态度。虽然还没飞,一飞必将冲天;虽然还没鸣,一鸣必会惊人。

默默蛰伏,是为了有一天可以一飞冲天。

在漫长的冬季里,万物都在寒冷中积蓄着自己的力量。

惊蛰一到,蛇虫惊醒,草木发芽,积蓄一冬的力量,马上爆发出来。

萧索的冬日,不出几日就变成了生机勃勃的春天。

人也一样,只有沉下心来,默默学习,才有机会厚积薄发。


161928r8qyyt1z91h8t8cc.jpeg


破除迷障,觉醒人生



惊蛰,是从沉睡走向苏醒。人生,也需要从执迷走向觉醒。

这种觉醒的背后,是一种大转向,名为“王阳明时刻”。



161928xcwncsgcdz5nz8t9.jpeg

王阳明小时候立志要成为圣人,一生刻苦读书,不曾懈怠。

被贬到龙场之后,他依然苦读《易经》,希望上天能给他一点启发。

后来,他在石棺中悟道,明了“本自具足,不假外求”,立地成圣。

这便是人生的觉醒。

我们的人生总是在向外求,求名利、求地位,但是人心无限,欲望无穷。

这些东西常常不能带来长久的满足,反而更容易带来深远的空虚。

释迦摩尼出生贵族,是一个国家的王子,有美丽的妻子、美丽的王宫、至高无上的地位。

可是他却毅然出家,菩提树下悟道,创立佛教。

悟道之后,释迦牟尼说: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徳相,只因妄想执著故,不能证得。

和王阳明悟道所得,如出一辙。

无论是佛家的智慧,还是心学的智慧,都强调一切内求。

161928f8d8ddeth9fs4ppw.jpeg

杨绛晚年的时候说: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世人执迷,总是在外面寻觅名利,希望可以填补内心的空虚。

殊不知,人的内心自足。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只要内心波澜不起,自然从容安宁。

161928xryn10jvz4fotciv.jpeg

161928tmb0q96r8sz8qc0j.jpeg



如果说“顺时而动,应势而为”是入世的智慧;那么“破除迷障,觉醒人生”,就是出世的真谛。

古人说:“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在世间成就一番事业,却又可以保持超然心境不受过多牵绊。

这是人生的两种大修行,也是值得我们学习一生的智慧。





161928uhebh59wrr5vr2b2.png
161928n4e2zswwi8606p6i.jpe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经营性网站许可编号:苏B2-20180589|兴化市戴南在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苏ICP备17056877号-3 )|苏公网安备32128102010083号

GMT+8, 2025-4-18 08:50 , Processed in 0.184476 second(s), 26 queries .

网站内容投诉举报电话:18051140001

Copyright © 2014-2021, 兴化市戴南在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