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年仅22周岁的吉振铎师范学校没有毕业就应征入伍,1950年入朝参战,先后参加了第二次战役、第五次战役和金城阻击战,两次荣立三等功。1950年10月,吉振铎正和战友们在海上练兵。朝鲜战争爆发后,一纸军令将他们从浙江调至山东,整装北上。由于行军消息需要保密,当时,他们并不知道此行前往何处。
抗美援朝老兵吉振铎:“我们就问团长、营长,我们究竟到哪儿去?一句话,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吉振铎在部队中担任文书一职,负责到战争的第一线了解人员伤亡和武器弹药消耗情况。1950年11月29日晚,吉振铎所在部队与美军陆战1师展开激烈夜战。在这场战斗中,一颗子弹洞穿他的右手拇指,留下了终生残疾。发现自己受伤时,吉振铎并没有选择撤离,而是和战友们一起浴血奋战。由于长时间感染,当吉振铎回国接受治疗时,受伤的右手拇指一直化脓,医生要求截肢,但被他断然拒绝。
抗美援朝老兵吉振铎:“我说你给我一截,我怎么办,我还要回去呢,我还要上朝鲜呢。冻伤也好,缺粮也好,仗要打!因为敌人太猖狂。”
回到战场,坚持战斗,是吉振铎坚守的信念。在金城阻击战中,面对美军飞机、大炮一轮又一轮的轰炸,吉振铎和战友们一起始终坚守在734高地上。
抗美援朝老兵吉振铎:“整个734高地,看不到一根草根,每天都有上万发的炮弹打上去,翻了又翻。我们这个单位打了一个多月,敌人没有占到我们一寸土地。”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吉振铎于1956年光荣退伍,放弃机关工作,回到家乡任教。如今,吉振铎已是94岁高龄。尽管听力大不如前,但仍关心着国家的大事小事。他说,最近经常看到“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的相关报道,他的心情格外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