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人把世上的行当笼统地称之为360行,而且认识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说是状元当然不会真是皇帝考出来的,皇帝只考文状元、武状元,此外都是老百姓评出来的。“状元”,也就是各行各业的出类拔萃的人才。剃头匠是距离我们生活最近的一个行当,每个人从生到死都离不开剃头匠的服务,小时候满月要请理发匠剃胎毛(俗称满月头),此后一年年、一月月都要时不时光顾一下理发店,以维持一个清爽整洁的面目形象,直到最后离开这个世界,也还需要请理发师服务一下,才能仪容整洁地去阎王那儿报到。
△有年代感的理发椅子 剃头匠对我们的生活如此重要,却在一些村庄渐渐消失了,原因是村庄里大多是留守的儿童和老人,他们虽有理发的需要,却没有支付发廊里那种消费水平的底气,如果在乡村守个理发店,服务一次收个十块八块,一天下来挣个百儿八十,还不如找个厂去打工。好多乡村因此都没了理发的去处,也正因为这样,马家村的刘兴足老人,固守着自己的理发店已经65年,说出来很多人不相信,刘兴足今年已八十有二,他从17岁起开始学艺,为村里乡亲,为周边村庄的人们已经服务了六十多年,82岁的年纪仍然不敢懈怠,每天坚守岗位,他告诉我们:人家好多都是周围村里老远赶过来的,人家兴头冲冲地来找我,我不能让人家撞门搭子(吃闭门羹之意)。
刘兴足是马家的,周边张家、裴家、帅垛的很多人都习惯到他这儿来理发,甚至有讲究的人舍近求远也要到马家来理发,因为刘师傅就是百姓嘴里的“理发状元”。当年的公社干部、后来的乡镇领导有不少人都是刘师傅忠实的顾客,他们哪怕升迁或是调动到了其他地方,头上这点事还是坚持要留给刘师傅来处理才安逸。“虽说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这句就是表明的这个意思,别看理发是个小事情,可事关形象问题,作为说在人前、走在人前的领导同志,个人形象有时候代表的就是组织形象、政府形象,万万不可草率马虎,找刘兴足师傅来打理才算放心。
△旧时用来理发做造型的工具
老百姓来找刘师傅理发图的是“价廉物美”,花的是低价,享受的却是“特供”,到目前为止,刘老给人理发,如果收钱,只收5元钱,对每一个顾客他都会讲一句“由(它)去吧!”一脸笑容、一脸真诚,也确实很多时候就“由(它)去了”,村里的贫困户、残疾人、老年人……很多很多,老人坚决不收他们的钱。他说“我无儿无女一个人,要这么多钱干什么?我有五保,党和国家养我哩。”
△刘师傅正在给慕名上门的客户理发 无儿无女的老人却是村里最有信誉的人,村里发生纠纷,当事人喜欢找刘兴足去“劈作”;村里人遇到困难,喜欢找刘兴足去帮忙出主意通关节;甚至村里有人要借钱,也找刘师傅去担保——可见刘师傅的份量。但刘师傅也因此被坑了,有一笔担保,借款的人避债来了个“人间蒸发”,作为担保人,刘师傅替他把债扛下来了,84万元债务,刘师傅倾尽一生的积蓄,又兼职了一家保险公司的业务员拚命“跑保险”,耗费好几年,这才把84万元的债务给清了,村里人无不对刘师傅的为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仁者多寿,刘师傅虽年逾八旬,却耳聪目明,声若洪钟,笑声爽朗每每如惊雷滚过天际。他常年订阅《扬子晚报》,让在他店里排队等候的顾客浏览以消磨时间,他到现在都不需要戴眼镜,《扬子晚报》上最小号的字都能轻松读出;他习惯每天把自己收拾得干净整洁,“帅而刮”的像是随时要出席什么重大典礼一样,除了背略有点微拱(理发师的职业“背”),完全看不出已是82岁的人,站在顾客旁边一手挥剪一手握梳,但见碎发飘落,娴熟的动作、麻利的手法,根本想不到会是一个上了年纪的人在劳作。
△刘师傅订了扬子晚报,一来自己了解“国家大事”,二来给等候的顾客消磨时间
有人喜欢找刘师傅理发,还因为他能“与时俱进”,他不是人们想像中的那种只会剃“老实头儿”的理发匠,他懂得量体裁衣的道理,会根据顾客的年龄、职业、性格等等理出最适合顾客的发型,经他的手整出来,总有焕然一新之感。让刘师傅修面、刮须就更是一种享受了,要知道这在很多高档的发廊里是享受不到的服务,毕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所能达到的境界。刘师傅给世人奉献的是美的造型、美的享受,随便什么时候见到他,都是满面的笑容、一脸的和蔼,可是作为一个孤独的老人,他应该也会有自己的烦恼和苦痛吧。刘师傅的老伴陪了他一生,可惜一直没有生儿育女,老俩口按照规定都上了“五保”,但五年前,老伴也先他而去。刘师傅的乐观和坚强除了发自于他对生活的爱、对他人的善,还源于他的修养,看到刘师傅的案上有把二胡,我们请他拉一段欣赏欣赏,随着弓弦的滑动,乐声如水般漫开,二胡是种非常适合表现凄苦情感的乐器,想来刘兴足老人的苦和痛都在他的琴声中释放干净了吧,这才总是把开朗和快乐传递给众人!
有人可能会关心一个问题:刘师傅这么好的手艺,他带徒弟了没有?不知道是不是我们这儿的经济比较发达的原因,看得上理发这个职业的人太少,几乎没有人想过要学理发,但刘师傅还是传下了一个人,这人是赵家村的马全师傅,马全是因为身体有点残疾,干不了重活,这才托关系找到刘师傅当了徒弟。名师出高徒,马全凭一手理发的技艺也是远近闻名。刘老以八旬之身仍为十里八乡的村民驻守着这一方小小的天地,让每个人“蓬头垢面来,容光焕发去”,老人用这样的方式实现着他人生的价值。人无百年身,却有万世名,这个不一般的剃头匠或许能给我们一些特别的启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