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南论坛-戴南在线-戴南人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2298|回复: 1

父亲的病| 华正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30 11:2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父亲的病

文 | 华正堂


那年的金秋时节,75岁的父母亲将2分自留地上的玉米收获完毕,喜气洋洋,晒干扬净,囤于大缸。之后的一个早晨,父亲一改常年很早起床的习惯,在母亲的催促下,勉强起身,坐于门口酱红色的藤椅上。 

朝霞初升,左邻右舍都与往常一样,捧着早饭碗集中到我家,叽叽喳喳,说说笑笑,谁也没在意坐在椅子上的老头儿。邻居徐美红是村医,她以职业的敏感发现老头儿不参与说笑,神情麻木,动作僵硬。赶忙走近,初步判断是中风,立即救治并同时给我打电话。西邻姜凤根其时在镇上开出租车,那天他正好在家,我叫到他,同车回家,及时送父亲到东台人民医院,挂急诊,做CT,诊断是脑梗死,经抢救保住了性命,左臂左腿动弹不灵。后经镇卫生院李存官等医师进一步治疗,手脚可以活动,能蹒跚而行,能自己搲着吃。但留下了痴呆症,能说,却失去大部分记忆,不怎么认得人,有时连家里人都不认识。我指着镜子中的他自己,问“这是谁?”他说“这个是国永(父亲的名字)啊”。我问“我是谁?”他说“兄弟啊。”父亲绝对没看过汪曾祺的《多年父子成兄弟》,说我是兄弟也绝不会是幽默,此乃病魔使然。 



最麻烦的是不晓得大小便,好在母亲陪侍在侧,随时随地照应。邋遢事不可避免,但还不算太多。我在离家七华里的镇上学校上班,三天两头骑车回家看望。 

春节前,带父母到我镇上的家里来住。除夕之夜,一家五口,其乐融融。孙子夹菜给爷爷奶奶吃。那晚,老人很高兴,吃了好多。初一早晨,爆竹阵阵。我们早早起来,煮红枣、大蒜烫百叶、做汤圆。早茶做好后,儿子进房喊爷爷奶奶吃,三人迟迟不出来,我进去一看,原来老爸把大便屙在身上了。老妈嘴里嗔怪:这个老头子,昨晚呆吃!我忙说,没关系,他又不是要这样的。赶紧叫来妻子,帮老爸拆下被褥,换下衣服。我和儿子一起为老爸洗身体。此时老爸也像犯错误的学生一样自言自语:哪屙啊身上的唦,哪屙啊身上的唦。擦洗收拾停当,我和老婆一起下河洗衣服和被褥,叫儿子服侍爷爷奶奶吃早茶。我说,人老了,就要跟婴儿一样看待。哪能嫌婴儿屙屎撒尿呢。之后的几天里,我们注意定时搀他上卫生间,相安无事。 

天有不测风云,2005年元月14日的上午,正在上第二节课的我,接到侄媳打来的电话,说赶快回来,三奶奶(即我妈)去世了。我突然一蒙,我说你慢点说,是三爹爹还是三奶奶?她说是三奶奶。我赶紧骑车回家,一路上还在想,我昨晚回家,今天早晨亲眼看到母亲吃了我做的早饭(当时父亲未起床),才离家不过2个小时,母亲怎么突然去世?到家后,邻居们告诉我,母亲是跌倒于房间踏板上溘然而逝。 

办完母亲的丧事,我把父亲接到我在学校的家。在二楼上, 父亲从窗子上往外看,说这个“船上”好。我每天记录下他的起居时间,吃饭的数量,大小便的时间,按时给他吃药,注意把握规律,多搀他上卫生间。并在他房间里放置一个尿桶,做示范。可惜他不往那里尿,直接尿到地板上,我说不要撒到地板上,他说是天井。拿他没办法,只好多擦几遍。 

我要感谢当时的学校领导及同事,他们对我格外关照。我每天上两节课。备课、改作业可以在家进行。上课前,骑自行车到班,一下课,又以冲刺的速度骑自行车回家。上课时我把父亲房间的窗子、纱门关好,丢少 许报纸、画报在那里,由他看。一次回家,刚进家门,就闻到臭味,知道不妙,冲到他房间。只见他正在把大便往桶边缘涂。我说,你在干什么?他说泥锅腔。幸亏是夏天,对待这个局面,我只好把自己的衣裤脱光,父子俩赤诚相见。先搀着他到卫生间冲洗,再打扫战场,最后自己洗澡,开窗透气,忙了半天。 

不久的一天,我送早饭给他,发现父亲不能从床上起来,叫来医生,说二次中风。再后来,饮食渐少,以至断食。8月13日辞世,享年77岁。我的父母生死皆同年,在一起生活近一个甲子。



作者简介


华正堂,男,汉族。1963年生。全日制中师、在职本科毕业,中学高级教师。先后在兴化市沈埨乡华谈初中、兴化市张郭中学任教,现在张郭镇政府工作。泰州市作协会员。


发表于 2020-5-30 14:41: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经营性网站许可编号:苏B2-20180589|兴化市戴南在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苏ICP备17056877号-3 )|苏公网安备32128102010083号

GMT+8, 2025-4-7 09:34 , Processed in 0.067853 second(s), 23 queries .

网站内容投诉举报电话:18051140001

Copyright © 2014-2021, 兴化市戴南在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