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南论坛-戴南在线-戴南人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810|回复: 0

从浙江良渚到兴化蒋庄,良渚文化的北上路线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19 18: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良渚镇和蒋庄村,一个在环太湖流域,一个在江淮东部的里下河地区,隔着它们的不止有天堑长江,还有无数的河流山冈和广袤的丘陵平原,但这一切都无法阻断它们之间的联系,因为它们流淌着同样的文明血液。

良渚古城示意图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高蒙河先生认为,蒋庄M36 中所见良渚“祭坛形”刻符,与其他传世者所见三台阶的形状一致。这种刻符与“神徽”符号一样,在各个良渚文化遗址中都比较常见。

张弛先生认为,从出土器物看,蒋庄遗址中良渚文化因素为主导,尤其体现在大量的泥质陶器和玉石器上。还有蒋庄墓地在葬仪上是对良渚中心区的模仿,呈现出一种“良渚化”的状态。

蒋庄遗址挖掘现场

无论从规模还是性质来看,古太湖流域的良渚古国与蒋庄良渚聚落都是“源”与“流”的关系,是中心与边缘的关系,甚至是王国与“属国”的关系。但我们真正比较两个遗址的最早年代,蒋庄甚至比良渚古城还要早300年左右,也就是说蒋庄人生活了300年后,良渚人才开始在环太湖流域立足,这该如何解释呢?

蒋庄最早的先民可能并非良渚人,而是本地的土著居民,也许是从北方部落中迁徙而来,也许是从邻近的崧泽文化部落中流落而来,而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为蒋庄遗址中崧泽文化因素确实比较明显。2010年5月1日,时任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敏专程到泰东河蒋庄遗址勘察。在看到蒋庄遗址发现者之一赵启乾家中收藏的一个拳头大小的器皿部件时,张敏惊喜道:“这个带有绳索纹样的部件,是当时一种器皿的把柄,带有典型的崧泽文化特征,距今约5800年至5200年。”

蒋庄遗址发现者之一赵启乾收藏的器皿 

上海博物馆研究员陈杰认为,从江淮东部与太湖流域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崧泽中晚期到良渚时期是两地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蒋庄遗址中,尽管泥质系列的器物与太湖流域的形态接近,但粗泥质的炊器系统特征鲜明,体现出地方传统的传承有序,构成了新石器时代晚期江淮东部地区自成体系的考古学文化序列。

秦岭先生认为,蒋庄遗址随葬的高等级玉器中未见太湖流域常见的冠状饰、三叉形器等,表明此处居民可能在穿戴形式上与良渚中心区不同。而在石器中未见耘田器,表明在最典型的农作工具上可能也有差别。

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留根认为,在长江以北的蒋庄遗址发掘出的器物 不仅有典型的良渚文化特征,还有不少与环太湖流域良渚文化遗址发现的器物存在差异 ,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充分说明了蒋庄遗址的文化自有渊源 ,只是到了良渚文化时期,受到了良渚文化中心区的强烈辐射和影响,是当地土著文化与良渚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结果。出土器物中有些鼎足部的截面呈“ 十”字形 ,有些则在足跟部有方形穿孔装饰 ,这些文化特征在环太湖地区良渚文化遗址中并没有出现过。

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是如何由南向北传播的呢?或者说良渚文化北上迁徙图是怎样的呢?

从1973年苏州草鞋山良渚文化遗址发现以来,江苏各地相继发现良渚文化遗址。

龙南遗址位于苏州吴江区梅堰镇龙南村西南,1988-1989年苏州博物馆进行了两次发掘,发现一处原始村落遗址。遗存有河道、房址、石器、骨器、玉器等,主要属于崧泽文化最晚期至良渚文化早期。

朱墓村遗址位于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区姜巷行政村,遗址分南北二区,南区发现了居住址、河道、灰坑、水井、水沟、墓葬等遗迹300多处,大部分为良渚文化时期,出土了陶器、石器和玉器等800多件,其中还有一个面积逾60平方米的单块大型水稻田,为研究太湖流域从马家浜到良渚文化时期稻作农业的发展与序列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草鞋山遗址位于苏州市吴中区唯亭镇东北2公里处。遗址分为五个区,文化堆积层厚11米,可分10层,跨越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到春秋吴越文化,被称为“江南史前文化标尺”。

良渚文化主要遗址分布图

寺墩遗址,位于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三皇庙村,是中国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遗址。1978-1982年,遗址上发现三座墓葬,随葬品达124件,比较突出的是24件玉璧和33件玉琮。

象墩遗址位于常州新北区春江镇杏村南侧的象墩上自然村。2012年发现后常州考古研究所进行了勘探发掘,发现该遗址是良渚文化大型高台墓地,包含了良渚文化中期、晚期,兼有马桥文化和湖熟文化特征。

高城墩遗址位于江阴市石庄镇高城墩村,是良渚时期又一处规模较大的高台墓地,发现14座大、中型良渚文化中晚期墓葬,出土文物238件。

高城墩遗址

长江以北,除了蒋庄,还有不少遗址都有着良渚文化元素。花厅遗址虽然位于大汶口文化区内,但包含的良渚文化不可忽视,可以说花厅是最北边的良渚文化遗址。可以说当时良渚势力占据了半个中国,所以有的考古专家认为良渚古城其实就是良渚古国的都城,甚至还有人认为中国的“夏朝”是没有实证的,而良渚是可以取代“夏”的一个朝代。

从江苏境内的良渚文化遗址的分布,可以清晰地看到发源于浙江杭州的良渚文化由南向北推进的轨迹,而这些南下的良渚遗址都或多或少带有本地文化元素,由此可推测,极盛时期良渚文化对外扩张时吞并或融合了很多部落,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其他文化的烙印。除了向北,良渚文化还向西扩张到安徽、江西,向东扩张到上海附近,但向西会遇到崇山峻岭的阻隔,向东有汹涌大海的阻拦,而向北只需渡过长江,相对比较容易,这也导致了良渚文化扩张的主要方向是北方。

良渚人的日常

良渚文化是如何越过长江推进到蒋庄甚至更远的地方?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良渚人已经具备了发达的造船技术。良渚古城的先民通过设计施工良渚水利系统高、低两级水坝, 将大量的来水蓄留在山谷和低地内, 以此来达到防洪作用,兼具航运、灌溉和滩涂围垦等综合功能,是世界上最早、规模最大的水利系统, 也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拦洪水坝系统。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良渚人需要通过舟船运载大量的木材、石料和土块来构筑工程设施,造船业应该具有相当水平。而从蒋庄遗址中出土的大量船形棺木也可探知,蒋庄人将造船技术应用在葬仪上的聪明才智。

良渚人通过制造舟船,选择枯水期或无汛期渡过长江,是他们相对安全的做法,当然他们也可以有另外一条路线,那就是向东沿着海岸线漂流到长江以北,再在沿海滩涂登陆。蒋庄遗址临近海岸线,虽然海拔只有3米,但这里植被丰茂、动物多样、河流纵横,与环太湖流域具有着相似的环境,选择这样一个临江滨海之处正是大型聚落生存繁衍最理想的场所。


本文转自 xh云中散步  作者:陈学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经营性网站许可编号:苏B2-20180589|兴化市戴南在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苏ICP备17056877号-3 )|苏公网安备32128102010083号

GMT+8, 2024-11-24 01:09 , Processed in 0.090246 second(s), 22 queries .

网站内容投诉举报电话:18051140001

Copyright © 2014-2021, 兴化市戴南在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