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蕾上的故乡——兴化乡土菜》分“板桥家宴”、“垛上三味”、“六大碗”民宴、“家常菜乡味情深”“,兴化早茶”、“村野小吃滋味长”六个章节,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兴化乡土美食文化。最让读者开心的应该是书中所搜集的近200道菜肴,每道菜都 配有原料、调料和详细的制作方法,好吃易学。

大家都知道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首,诗书画的大家,其实板桥先生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美食家,有着独到的饮食观,还为家乡菜树立了标识性语言——蒲筐包蟹、竹笼装虾、柳条穿鲤等。
书中,第一章节就是介绍的以板桥先生命名的“板桥家宴”,泡炒米、兰竹石图、乱石铺街、青菜萝卜粯子饭……30多道菜,从菜名中就可以感受到板桥先生独特的饮食文化。
300年前,板桥先生就是以菊花茶泡炒米来作为待客的开胃菜。“天寒地冻时,先泡一大碗炒米送到手中,佐以酱姜,最是暖老温贫之具……”板桥先生的家书里,把这道美味描写得很有画面感,让人感受到温暖。而板桥家宴中的乳母烧饼更是体现了板桥先生对乳母的无尽思念。
“垛上三味”则是以龙香芋、红膏蟹、 烧老鹅三个典型菜肴为代表的35道 垛田特色原料的菜肴,割韭菜、摘 豌豆、采菱角……趁鲜下锅;登上小渔船,从活水舱中捉出活蹦乱 跳的大鲫鱼,从地笼里倒出张牙舞爪的红膏蟹,在渔歌唱晚的田舍 里斟一碗大麦烧,酣畅淋漓。
在兴化人心中,如今的“六大碗”已经成为宴请的代名词,“六大碗”也是因时因事而作。而这本书中特地介绍了红烧肉坨子、红烧肉等菜,光看菜名就能感受到浓浓乡情。据了解,为了确定“六大碗”的菜谱,编撰组特地走访了戴南、周庄、沙沟、 安丰等地的老饭店、老厨师,最终确定了“六大 碗”最具代表性的10道常用经典菜。
“《味蕾上的故乡——兴化乡土菜》的出版发行,为兴化宣传推介又增添了一张亮丽的美食名 片。”兴化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兴化是鱼米之乡,有着底蕴悠长的美食文化,为系统挖掘和梳理兴化乡土菜肴,兴化先后举行两届民厨土菜大赛, 挖掘出一大批优秀民间土菜大厨,并萌生了编撰兴化乡土菜的想法。

民厨土菜大赛中的“民间高手”
据介绍,在连续两届举办的“兴化民厨土菜大赛”中,隐藏在民间的土菜厨艺高手上演了一场“食神争霸”,他们以土生土长、乡土食材为烹饪原料,在烈火锅铲中一较高下。本书就收录了不少 “民间高手”的作品。比如沙沟大鱼圆,就是由沙沟本地厨师欧林洪提供。欧师傅将准备好的新鲜鱼糜带到拍摄地点,现场加工制作,所以拍 出来的鱼圆才个个雪白肥嫩,色泽诱人。
随后,编撰组邀请烹饪餐饮行业的专家从菜肴的选择、图片拍摄等方面进行指导。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味蕾上的故乡——兴化乡土菜》出炉, 也是在民厨土菜大赛推出的菜品基础上的提炼和 升华。
泡炒米
原料:干菊花、炒米、冰糖、枸杞
做法:将原料放入碗中,冲入沸水即可。

荷包芋头
原料:龙香芋仔、猪肉末
调料:食用油、盐、酱油、白糖、味精、胡椒 粉、鸡蛋、生粉、高汤、料酒、葱、姜、时蔬

做法:1、将龙香芋去皮清洗干净,容器内 放入肉末,加盐、味精、胡椒粉、鸡蛋、生粉调味,摔打上劲,挤成肉圆,包入龙香芋仔,入六成热油锅炸至金黄色。2、锅内加高汤、酱油等调味烧沸,放入肉圆,小火炖至肉圆成熟、龙香芋仔酥烂后装盘,四周围放烫熟的时蔬即可。
茨菇条烧淡菜
原料:茨菇、荸荠、水发淡菜、熟鸡丝
调料:食用油、高汤、盐、味精、白胡椒粉

做法:1、将茨菇、荸荠洗净,改刀切条,放 食用油,与泡好的淡菜、熟鸡丝一同煸炒。2、 加高汤、盐、味精、白胡椒粉, 烧熟装盘。
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Arial, sans-serif;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class="_135editor"> 记 者 | 宋 燕
美 编 | 顾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