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南论坛-戴南在线-戴南人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842|回复: 2

兴化这位八零后女医生,给藏区人民带来福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6 11:3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在距离兴化八千多里的地方,

有一片壮美的土地——

西藏曲水。

这里,

雅鲁藏布江与拉萨河交汇,

蓬勃灵动。

来自兴化市人民医院的八零后影像科医生杨懿不畏长途跋涉,在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心的驱使下,克服生活与工作的种种困难,在曲水县人民医院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援藏工作,服务期间受到了当地同行与群众的交口称赞,并与这里结下了不解之缘。

“没有家人支持,我难以完成这项任务!”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18年伊始的一天上午,正在忙碌于阅片的杨懿,被科室主任蔡春祥叫到了办公室,告诉她,医院要选派一名影像科医生到西藏曲水县,帮助当地的医院提升影像诊断技术,问她是否愿意?听到这个征询,杨懿稍微有些犹豫:

遥远的小城充满太多的未知,自己弱小的身板能否经得住高原环境的考验?10岁的女儿刚上三年级,没有自己在身边她是否忍得住没有妈妈的陪伴?家有父母需要贴身的照顾,离家那么远、那么久,他们是否会同意自己的决定?

然而,当杨懿回到家,把这个想法说给家人听时,大家没有任何的反对,一致决定支持她,这让杨懿颇感欣慰,能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以后哪怕遇到再难的事、再大的坎,都将不再是问题。

当一年的援藏圆满结束后,杨懿平安归来,她动情地说:没有家人的支持,我是难以完成这项任务的。

2018年3月6日,农历正月十九,刚过完春节的杨懿,在同事与家人的欢送下,冒着严寒,与同批援藏队员从南京一同踏上西行的飞机,经过一天的舟车劳顿,于当晚到达了西藏拉萨。


这一晚,杨懿没有睡着。

陌生的环境,异样的气候,严重的高原缺氧,让她头痛欲裂,抱着氧气罐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缺氧,是几乎所有刚到达高原地区的人们,都会遇到的问题。第二天,从曲水赶来的工作人员,将杨懿从拉萨接了过去。虽然之前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当她到达医院时,还是切身感受到了这里与家乡医院的差距。

提升检查诊断能力,将专业技术留下来!

曲水县,距离拉萨市一个多小时车程,人口不到3万,平均海拔3600米,特殊的气候环境,让这里的骨关节病变患者较多,再加上靠近318国道,外伤患者也很常见。

因此,做出及时有效的影像诊断,是临床治疗的关键因素。然而,医院里只有一台老旧的三叶X射线机、两名没有诊断资质的医生,远不能满足临床治疗的需求。

于是,到达医院放射科后,杨懿立即着手了解和研究当地的医疗技术和设备现状,制定谋划符合实际的帮带计划。先后组织了放射领域基础知识、专业理论及一些新进展方面的专题讲座和培训,让大家对影像知识有了更深入更专业的学习与理解。

她将在原工作医院的工作经验,“移植”到科室,组织指导科室进行集体阅片,在科内开展疑难病例讨论,并结合具体病例,认真细致的讲解阅片方法、诊断要领、报告规范,使科内人员的阅片与诊断能力在短时间内得到显著提升。

同时,杨懿按照二级综合医院放射科的要求,结合曲水县医院的实际情况,积极对标找差,从最基础的工作着手,完善各项流程预案与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台账资料,开展放射质量控制小组活动,让科室的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和合理化,扎实了医院医技检查方面的创建工作。

2018年8月底,由泰州援助的CT机顺利入驻曲水县人民医院。杨懿的工作重心由放射科转到了CT室的创建上。与她搭配工作的当地同事,是一位从未碰过CT机的90后“新人”,先前对机器的实际操作一无所知。面对这样的困境,杨懿理清思路,结合同事的专业基础,确定了对他能力提升的计划。

理论层面,她带领同事学习CT领域基础知识、专业理论,定期进行科内读片,每月进行科内业务学习,打牢理论基础。

操作层面,杨懿手把手从开、关机开始教,认真讲解操作流程及机器性能,不厌其烦地指导同事检查与诊断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于是,只用不到两周的时间,这位同事已能独立进行常规操作及三维重建。

2018年9月2日,杨懿经历了CT投入使用以来第一次晚间急诊。

当晚10点左右,一位60多岁的老人被牛撞伤,造成头颅外伤,面对不确定的病情,给患者进行了CT检查,只用了5分钟,便给出了最终的诊断结果,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从此以后,杨懿都处于24小时随时待命的状态,只要遇到患者检查,她都能第一时间给予准确的诊断。


到她离开前,CT检查已超过200例,跟着她学习的本地同事在专业技术上也日渐熟练起来。

“这段援藏经历,将在我人生中永远闪烁!”

时间在有意义的事情中,总是过得很快。2018年12月17日,杨懿圆满结束了援藏之行,临行前,送行的同事为她披上了象征纯洁、吉利的白色哈达,她在朋友圈写道:离别,总是充满了太多不舍。

在曲水县人民医院工作的时光里,杨懿怀揣“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信念,克服高海拔缺氧、语言不通、水土不服等因素,使曲水县人民医院的放射科管理走上正轨,CT室建立并正常运转,真正完成了“医疗援藏,要将专业技术留下来”的使命。

一次援藏行,一生援藏情。尽管没有踏遍西藏的土地,连身边的风景,杨懿也无暇多看,但站在岁月的彼岸回望,若干年后,这一段医疗援藏的日子,那些难以入眠的夜晚,都会变成永恒的回忆,终是感动了时光,也温暖了自己。


来源:兴化日报


发表于 2019-9-6 21:58: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回来就好!
发表于 2019-9-7 14: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光荣的女医生值得点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经营性网站许可编号:苏B2-20180589|兴化市戴南在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苏ICP备17056877号-3 )|苏公网安备32128102010083号

GMT+8, 2025-4-20 03:53 , Processed in 0.089281 second(s), 23 queries .

网站内容投诉举报电话:18051140001

Copyright © 2014-2021, 兴化市戴南在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