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下午5时许,一则小孩意外坠楼事件刷爆微信群。
暑期已经临近尾声,新学期即将开始,而这位十岁多点的小男孩遇此不幸,家人痛心欲绝,也引起微友的同情。

下午,兴化一小区突然传出一声巨响,12岁的男孩意外从顶楼坠落于二楼平台,家人随即联系120及110,120救护人员及辖区接警的警员立即将小孩送医院抢救。
目击人称,“当时反正我们看到的时候好像还有点意识,家人做人工呼吸…”
但是,送医抢救后,遗憾的是...
孩子的不幸,留给家人无尽的悲痛和后悔,而留给我们的,除了悲伤,还有警醒!
小编百度了下,少年坠楼不幸事件,网络上层出不穷。

2019年7月16日,深圳布吉信义荔山公馆一名12岁的少年坠楼身亡...
也许,是由于家长的疏忽
坠楼事件时有发生
如果,可惜没有如果
生命只有一次
最好的挽救就是预防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此类悲剧呢?
这样的事件,频频发生,身为家长的我们,不忍看,却不得不承认,把孩子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养大,是多么不容易。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家人的心头肉,可是,试问一下以上这些案件,有多少是能够避免的呢?
减少伤害,预防是关键!
没有“偶然”的事故,只有可以预防的伤害。
为了孩子,我们必须给他们创造一个安全的活动环境,特别是到了假期,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要总以为,家里有人孩子就是安全的,意外从不给我们第二次机会。
在家中
1、阳台安装护栏,或者封闭状态,尽量所有窗户都安装上防护安全网,既要能够逃生,又不能留有漏洞;
2、如果不能安装防护网的,安装一个停止拉动伐,这样窗户就只能开到一定程度,孩子也钻不出去;
3、孩子较小的时候,比较危险的房间,直接关上门不让孩子进入,比如放置有较大水盆的厕所,老人家经常为了省水留着一大盆的水等着冲马桶,这样的房间一定关好门禁止孩子进入;
4、孩子在家的时候,不能让孩子单独自己进入某个房间,一定要在视力范围内;
5、半封闭阳台不能有板凳在阳台,并且不能让孩子单独在这样的阳台玩耍;
6、飘窗较低的房间,也要安装防护网,以免孩子爬上飘窗;
7、大型家具一定靠墙放置,并且用工具固定牢固,不能倾倒;
8、所有尖锐的桌角尽量装上防撞条;
9、家里的插座都贴起来或者盖上盖板,提醒孩子不能碰任何插座;
10、不能让孩子拿着钥匙或者什么去随意戳电动自行车的充电电源插电口;
11、家里的刀具都妥善放置好,不能让孩子随意玩耍;
12、洁厕剂等危险物品,放到孩子够不着的地方;
13、保鲜膜、塑料袋等放置到孩子够不着的地方,以防孩子拿着保鲜膜乱盖到脸上鼻孔上;
14、不给孩子乱吃药,大人的药物也要放到孩子看不到的地方,以免误食。
外出
1、看好孩子,不要随意交给陌生人,防止走失;
2、在坐电梯和上楼梯的时候一定注意安全,不要把孩子举在手中,因为一不小心就容易把孩子甩出去;
3、不能让孩子单独外出,更不能去水塘等地方游泳;
4、如果孩子去学游泳,也要到尽量正规安全的场所去,孩子身边要有教练陪同,而且家长一定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视线;
5、在人多的场所玩耍,家长也要随时看好孩子,不能因为孩子进了孩子多的游乐场所就放任不管,随时要注意孩子的安全;
6、攀爬类危险活动,一定是在安全带安全帽都装备好,并且孩子年龄足够大的时候才能参与;
7、下雪天不要让孩子在外面玩耍时间过长,防止冻伤;
8、倒车时不要让孩子蹲在盲区,驾车出行尽量给孩子提供安全座椅;
9、过马路一定注意安全,不要闯红灯,留意过往车辆;
10、不要把孩子单独放在车内;
11、外出吃饭一定注意孩子的安全,特别是吃火锅之类;
12、过年期间在亲戚朋友家一定不要让别人乱喂孩子东西,特别是年纪很小的儿童;
13、不要让孩子玩火,鞭炮爆竹之类尽量不给孩子玩耍;
14、不让太小的孩子自己搭乘电梯扶梯等。
当然,这里提到的只是生活中“预防”的一部分常识,还有更多的“预防”常识需要家长自己去发现,因为每个家庭不同,每个房间也不同,孩子遇到的危险自然也不同。
在这里,提醒各位家长,一定不要心存侥幸。
不要总拒绝孩子的要求,有时候也需要让孩子自己感受危险,比如我们家孩子之前就对热水很感兴趣,不停的想打开饮水机的热水开关,后来我接了一杯热水放到他手上,他哇叫一声手就弹开了,从那之后,他再也不玩饮水机开关了。
因为,他感受到了“热”的威力。
教育孩子就是如此,需要让孩子有认知,也要有体验,在认知之后,实践,练习,才能正确认识到,危险离自己到底有多近!
而且我在家里经常会蹲下来,孩子会很好奇为什么妈妈要蹲着走路,其实,我是根据孩子的高度,去用孩子的视角看这个家,到底危险在哪里。
毕竟,当我们站在高处的时候,是不太容易发现危险的,只有当我们跟孩子同样的高度,才会发现,原来,家里有这么多的危险之处。
同时也建议各位家长给孩子多看一些安全教育的绘本及动画,让孩子度过一个安全的假期。
请一定记住,“1%的疏忽都可能100%的毁灭一个家庭!”
安全防护不是一朝一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里,每一天都不允许疏忽大意,因为每个家庭都无法承受失去孩子的痛。
家长做的多一点,孩子的安全系数就高一点,愿每个孩子都能在家长和社会的呵护下,平安健康长大。
免责声明: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平台不持立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给我们留言,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平台删除。
本文转自兴化网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