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条朋友圈消息引起小编的注意,配图是一位老奶奶,面部肿胀眼睛眯成一条缝,双腿也有伤,双脚浮肿。文字看出发信息人情绪激动,有些愤怒地“吐槽”这位受伤的老人。  而“吐槽”者正是这位老人的女儿 ,她的身份是兴化戴南籍女作家王玉兰,笔名阿紫,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戴南顾庄,业余时间发挥专长开办作文写作培训班。

戴南籍女作家王玉兰在兴化新华书店签售书籍 我小编联系了王老师了解“吐槽老妈”详情,原来她接到侄女电话得知77岁的老妈妈又偷偷去打零工,给庄上种田大户薅草,船靠岸时干活的手套掉进船舱,想去捡却摔进船舱,全身多处受伤。老人独自挣扎起身忍着伤痛,坚持薅草至中午收工。悄悄去卫生所买了17块钱药,不声不响地回了家。期间既没有联系雇主也没有告知儿女。

直到3天后才被家人发现,王老师气得要回家找雇主理论,老人死活不让,老骨头没摔坏,不严重,最主要是怕以后没人再雇她,这可把王老师气坏了,摔成这样隐瞒不说竟然还想继续“高龄打工”,于是她忍不住就在朋友圈“吐槽”了老妈妈。
 王老师介绍,她们兄妹三人,弟妹都在外打工,爸妈身体硬朗住在管家庄,她平时要照看小孙女住在顾庄,相距十五里。他们兄妹希望老爸老妈好好享受生活,闲下来打个小麻将解闷。老妈妈却经常偷着出去打零工,前年75岁了还跟人到浙江山上采茶,每天4点起床徒步1小时上山,起早贪黑干了20天。家人急的想去浙江把老人接回来,谁知老爸爸帮着隐瞒对地址守口如瓶,坚决不说,让一家人干着急。老人回来后向子女保证再也不去了,谁知今年77了端午节前又去浙江采茶,待遇是120一天包吃包住。
其实是老俩口并不缺钱,子女三人非常孝顺为他们买了养老保险,还给丰厚的生活费 ,每年有2万多元可以支配。老妈妈是经常偷偷打零工,老爸今年都81了也是让人“不省心”,闲下来就去“张长鱼”卖,这不刚到家看望“鼻青脸肿”的老妈妈,81高龄的老爸爸正收拾一车“赚钱的家伙”下田,要知道他张的野生长鱼不愁销路,都不需要上市场卖,自有客户主动上门收。 
 雇佣高龄老人的行为存在安全风险,老人子女难免苛责雇主。现如今农村成了留守老人的阵地,年轻劳动力严重匮乏,特别是在农忙季节,雇佣老年人也是无奈之举。她告诉兴化头条,和她老妈妈一起薅草的还有81岁的老人,实在让人震惊,她强烈呼吁不要雇佣高龄老人!!
在广大农村,像王老师父母这样闲不住老人不在少数,安心养老并没有问题,但为什么还是要高龄打工呢,一方面是艰苦朴素的传统伴随老人一生,他们并不想依赖子女,想要减轻子女的负担,另一方面他们也不单纯为了钱,子女长大成人工作后组建新家庭大多不在身边,难免孤寂,忙碌会帮他们赶走一些孤独感。人虽老尊严犹在,一份零工证明老去的自己还可以创造价值,还能为社会家庭发挥余热。让人欣慰的是政府部门也关注着社会老年群体,前段时间兴化惠民工程-昭阳街道中央厨房正式运营,为街道450多位老人提供配餐服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希望社会、政府、家庭共同关爱农村这群特殊的老年人群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