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窑镇地处江苏兴化东部,有兴化东大门之称,戴窑砖瓦雕刻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被列入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苏北名镇——戴窑》序中指出“窑业是戴窑赖以振兴的专业生产,戴窑亦因此得名,千百年来,戴窑烧制的砖瓦难以数计,其质量也闻名遐迩,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南京,建造世界第一大城墙,就选用了戴窑大砖。”

窑砖瓦的种类有河砖(即建桥白砖)、城墙砖、墓砖、门楣砖、砧砖、瓦当及其他手工艺品。
戴窑砖瓦雕刻则主要体现在门楣砖、罗底砖、瓦当等载体上。刀工精细、线条流畅,图像文化内涵丰富,有较强的地方性。

雕刻内容可分为花纹类、铭文类、图案类等三大类别。有楼阁、栅栏、云雾水浪、花卉草木、天官赐福、黄金万两、福禄寿财喜、虎头、狮子头、红太阳、八卦、太平、火盆、如意花、莲子、藕结等。此外,还有古屋和庙宇用的兽头、龙对头、凤对头、鸡对头、狮对头、砖像等。

雕刻工具主要是一把小铁刀,几把形状各异的篾刀。如果需要剔除的面积稍大一些,得用小铁刀“挖”,细部刻画全靠篾刀。篾刀讲究用刀要准,深浅一致,线条匀称,铲底平整,这样才能保证雕刻作品的生动、完整。

窑砖瓦雕刻工艺的传承人李德林,虽已年过八旬,但是只要一拿起刻刀,专注的精气神丝毫不减当年,谈起砖瓦雕刻的历史更是如数家珍。

窑镇政府很重视砖瓦雕刻工艺的传承,已建成砖雕工艺陈列室,并组织培训砖雕工艺后起之秀,努力将这个传统手工艺再度创新再显辉煌。
来源:学习强国江苏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