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戴南镇徐顾村,如果谁有个伤风头疼,别人会跟他说,赶快去找阿林;如果谁家有婚丧嫁娶的事,为没有人主持大局发愁,别人会指点他,赶快去找阿林;谁家孩子不服父母管教,谁家妯娌婆媳闹矛盾,马上有人说,赶快去找阿林。
阿林是村长吗?不是。阿林是族长吗?不是。阿林是老娘舅吗?也不是。
阿林是一个腿脚残疾的乡村医生。

▲金阿林家
1963年的徐介村,一对三十多岁的农民夫妻,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金阿林。十个月,小阿林就会走路了,十四个月,已经能在门口满地跑。谁能想到,灾难会降临到这个可爱的孩子身上!一场高烧后,孩子双腿不能走路了。发了疯一样的父母,带着孩子四处求医,无法改变孩子的命运:残疾,不能正常行走了。
爱孩子,得为孩子长远计。为了让小阿林上学,父母每天接送。高中到了顾庄,学校没有宿舍,来回不方便,父母就倚靠学校的围墙,搭起一个棚子,让他住在里面。求学路上的艰辛,没有被高考拒考打击大,在人生的转折点,金阿林没有沉沦,他立志学医,让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去帮助患者,解除痛苦。
1983年,学成归来的金阿林,参加了工作,在徐介村做了一名乡村医生。

▲金阿林给患者诊疗中
他几十年如一日,不管白天黑夜,有人需要他,随喊随到。对一个腿脚麻利的人来说,随喊随到不是一个多难的事,可是对金阿林来说,做到这一点太不容易了。你如果看见过他“走路”,你会心里疼。他扶着一个小方凳,往前送一步,然后双手用力,拖着残疾的双腿往前移一步。他就是这样,“走”在为村民出诊的大街小巷里。
后来,他觉得这样“走”,太慢了。就下决心学骑摩托车。你能想得出来,一个双腿残疾的人学骑摩托车,有多难?他无数次跌倒又爬起来,有一次摔到沟里,跌断了腿,打上夹板,骨头长好了,继续学。就凭着一股对自己的狠劲,他终于给自己找回了双腿——学会了骑摩托车,他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出行了。

▲阿林和他的摩托车
残疾的双腿再也不能限制他活动的范围。金阿林在村里,成了村民的健康守护神。他认真钻研医术,在第一现场,第一时间,救治了许多村民,赢得了全村人的尊敬。
一个女村民找到金阿林,说肚子疼。金阿林仔细诊察,确定是宫外孕,立即帮忙送医,因为抢救及时,挽救了患者生命。一个女村民,因为家庭矛盾,一时想不开,喝了农药。金阿林在第一时间抢救,和死神抗争,从来没有想过推卸责任,一心一意想着救回患者的命。
医者父母心。金阿林出生于穷苦农民家庭,深知贫困患者的难处。村里有几个常年慢性病患者,他除了时时上门服务,每年年底,都向上级医院反映,给他们减免医疗费。
有一个村民患上胃癌,家里经济状况不好,又没有参加医疗保险,去大医院治疗,动辄十几万的医疗费,砸锅卖铁也拿不出来。金阿林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联系了专家,在董吕医院,给他做了切除手术。一共只花了一万多块钱。手术后十年了,患者活得好好的,逢人就说,是阿林救了他一命。
这样的患者不是一个,45岁的小徐,也是胃癌,家庭困难,去大医院看不起病,也是阿林替他想办法,请大医院的专家,花最少的钱,做了手术,至今已有五年,也活得好好的。
对患者仁心仁术,对同行,金阿林更是掏心掏肺。有一个乡村医生,不幸患上了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进了重症监护室,需要七八十万治疗费。阿林听到消息,征得主管部门同意,四处奔波,发动乡亲同行朋友捐助,帮助他渡过了难关。
活到老学到老,金阿林虽然只是个乡村医生,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学习。对新知识,他从不拒绝。他学会了打字,学会了使用电脑。然后开着摩托车,一个村一个村去教同行,教会了乡村医生们,怎样使用电脑记录病历处方。

学习使人进步。金阿林除了考取乡村医生证,乡村医生资格证,他还在五十三岁后,考取了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证。多次被评为戴南镇乡村医生先进个人。2013年被评为“美丽戴南人”,2018年被评为戴南镇先进个人。
行善才能积德。点点滴滴的善行,使金阿林在村民中成了一个德高望重的人。调解邻里纠纷,平息家庭矛盾,协助村领导展开工作,他事无巨细,尽心尽力。村里男女老少,也愿意听他的话,大家都给他这个面子。
他最近正在忙着筹建村卫生室。在徐顾村,老百姓有一个口头语:有事找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