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兴化市沙沟镇大士禅林博物馆开馆。博物馆陈列着明代释迦牟尼紫铜像、辽代黄釉长颈瓶、宋代青釉皈依堆塑瓶,以及各类禅修器品、殒石等72件。大士禅林博物馆由兴化市孝德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建设。 
据了解,孝德公司还规划建设大士禅林文化产业园,预计总投资2亿元,三年内全部建成。
“大士禅林文化产业园项目,是迄今落户我镇最大的文旅综合体项目,它的建成将按下全镇旅游的‘快捷键’。”沙沟镇党委书记郭庆军说。
因“孝”结缘投资沙沟
兴化市孝德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由上海北虹桥经济发展公司投资成立。“在沙沟投资,主是缘于与沙沟的渊源。”孝德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大士禅林文化产业园项目负责人张勇说。 
张勇介绍,他和董事长欧文春都是四川德阳市孝泉镇人,老家德阳姜氏祠堂规模宏大,在当地很有影响,祠堂内陈列着“王祥焐冰”塑像。2017年4月12日,他们慕名来到兴化沙沟观赏灯会,惊奇地看到现场有“王祥焐冰灯”,后经了解,发现沙沟姜氏与德阳姜氏属于同宗同门,“王祥焐冰”的故事就发生在沙沟。
第二天,他们游览了沙沟,古镇的厚重人文底蕴和优良的生态资源,不断激发他们投资的欲望。在千年古刹大士禅林,面对系满许愿红丝带的菩提树,欧文春落下了投资的重锤。
去年9月,上海北虹桥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与沙沟镇政府签订大士禅林文化产业园投资协议。项目旨在弘扬孝德,打造康养旅游品牌。“大士禅林门前横卧着古朴的虹桥,我们公司名称中也有‘虹桥’,这仿佛冥冥之中注定的缘分。”在项目签约仪式上,兴化市孝德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欧文春说,公司取名“孝德”,既有“孝泉”人之意,又有传承“孝德”之义。
深度开发古镇旅游资源
“大士禅林内建立的‘茗山塔林’,将成为佛界标志性建筑,吸引世界各地佛教人士、居士及游客膜拜参观。”在孝德公司项目部,张勇向记者介绍大士禅林文化产业园正在启动的项目。 
“茗山塔林”项目投资约1200万元,塔林里将存入佛教领袖茗山法师的部分舍利子,收藏茗山法师生前著作、书法作品及影像资料等。据介绍,茗山法师曾任中国佛教协会第一副会长、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2003年6月圆寂。茗山法师母亲是沙沟镇人,他常随母亲到大士庵听讲佛经。1933年,茗山法师在建湖收成庄罗汉院出家,法名大鑫,号茗山。1996年,大士禅林原址重建,茗山法师为“大士禅林”题写寺名,亲自主持诸佛开光庆典。此后,多次亲临大士禅林,并留下多处墨宝。
以大士禅林为轴,大士禅林文化产业园将向东、西、北三面扩展,包括水面扩展面积约200亩。在大士禅林东侧,打造休闲广场、康养游别墅、游船码头;在大士禅林北侧水面,打造2000平方米的“望江阁”及水上游览木栈道;在大士禅林西侧,打造“九龙音乐喷泉”、三星禅修酒店、图书馆、生态停车场。
张勇表示,孝德公司将加快项目建设,并积极对外推介沙沟古镇旅游。目前,公司已经与驴妈妈、同程、携程等公司开展合作,深度开发沙沟旅游资源。
项目未建先行“孝德”
家住沙沟集镇的老樊,今年迎来了两件开心事:一是患肺气肿的老伴和患心脏病的儿子在镇中心卫生院治疗不需自己花钱了,二是患心脏病的儿子小樊也获得了固定的生活资助。两件开心事都源自孝德文化旅游开发公司。
老樊家住在大士禅林附近。孝德公司项目部人员经常去老樊家串门,目睹着老樊家因病致穷的困境,常常给予接济。后经调查,在沙沟镇像老樊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农户有不少,其中罹患慢性病的占90%。
为救助这些贫困户,孝德公司成立了“沙沟镇孝德文化医疗救助基金会”。基金会在沙沟镇政府和沙沟中心医院的支持下,对全镇低保户及建档立卡困难户实行医疗救助。凡患者在沙沟中心卫生院治疗,医药费在医保局一次报销后的未报部分,其中10%由镇中心卫生院减免,余下的90%由孝德文化医疗救助基金会全额承担。
“成立医疗救助基金会,是为了弘扬孝德文化,这也是公司打造康养旅游品牌的重要方面。”张勇说,孝德文化医疗救助基金会预计一年需支出20万元左右。
去年以来,孝德公司还多次作为协办单位,参与首届沙沟金秋美食节、菩提文化节及彩妆游走灯会,邀请禅舞、锯琴、单弦马头琴等非遗项目表演。
来源:兴化新闻、泰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