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的家长,何必“抓肉往人家脸上拓”! 中国人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由来已久,传说中的孟母三迁即是关于孩子教育的“佳话”,而今炒得火热的“学区房”其实就是这种佳话的翻版。择校、摇号,托关系、走人情,送礼、赞助,真应了那句“再穷不能穷教育(为了孩子上个好学校不惜血本)”的标语。 作为兴化人,在孩子教育方面的伤痛尤为之甚。因为我们的周边不是教育强市,就是教育强区,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南边那个叫姜堰的地方就始终压着我们一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姜堰的教育就显现了优势,强化班的高考录取率甚至达百分之九十以上。本人是1985年在戴南中学毕业的,当时全校中专、大专、本科全算上不过30%左右,但姜堰有个班据说是96%。这种巨大的落差,使得那些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一下子就将目光转向了姜堰,纷纷将孩子送去姜堰。 这种现象并没有使得兴化的教育部门知耻而后勇,他们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兴化生源的围追堵截上,向上级部门控告姜堰,然后制造壁垒和障碍,拼命阻止兴化生源的南流。这些行动的确起到了“效果”,逼得不少家长从小学起就把孩子送到姜堰去读书,然后好顺理成章在姜堰就地升学,读初中、升高中。姜堰也因此看到了教育上蕴藏的巨大商机,公办学校不够容纳,又兴建了励才之类的民办学校,楞是将教育做出了特色,以至于当地政府提出了“教育兴区”的口号。 姜堰教育吸引过去的可不光是孩子,还有孩子背后陪读的家长,连带租房、购房等等一系列的消费。不夸张地说,姜堰的繁荣至少一半来自于教育上的“引流”。 面对兴化人,特别是戴南人一窝蜂地拥进姜堰求学的壮观景象,姜堰人民其实是颇有微词的,当地市民至少在这几个方面深受其害:推高了房价;推高了物价;推高了老师的要价。前两个不用解释,大家都能明白,第三个是因为兴化的家长送礼成风,把姜堰的老师们胃口喂得越来越大,使得姜堰的家长们叫苦不迭,从前好好的风气硬让兴化家长给带偏了。 实事求是地说,姜堰的教育肯定是有两把刷子的,并非浪得虚名。但他们现在更多的是在享受成名后带来的“良性循环效应”,因为一旦有了名,就能吸引更多资源(生源),引来更多好苗子,出更多的人才。 兴化的教育相比姜堰或许有一些差距,但也没差到会扼杀好苗子的地步,事实证明好苗子在兴化的土壤上也一样成才。当年我的同学翟成新,全国物理竞赛二等奖,北大、清华分别派招生老师来戴南游说他免试入学(后来选了北大就读,不需要参加高考),一个翟成新,姜堰96%的升学率中又有哪一个能与他比肩?这个例子可能有人会觉得过于极端,那就接着讲一讲今年的高考,兴化中学的陈同学理科考分676分,恰好与姜堰的理科最高分相同,这是不是可以证明,只要是金子,在哪都可以发光。 真诚希望我们的家长,不要再把孩子往兴化之外的地方送,兴化的培养也是一样,是棵好苗子,都能长成材。何必抓肉往人家脸上拓,费神费力还费钱,有了成就说起来都是人家培育的功劳。你就安安心心留在兴化,兴化教育的名气搞上去了,受益的可是我们的子子孙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