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景泰蓝 于 2020-9-27 09:26 编辑
周五,教师例会。 坐在右侧的H老师带来一张报纸,报纸的上方印刷有一只大大的花脚蚊子,他正用剪刀小心翼翼地往下剪。 何以喜欢蚊子的图标?真是怪!我没有问,现在的我不是个喜欢多问的人,H老师也不是个很喜欢与人交流的人。我默默地盯着他的手工:细长细长的脚,细长细长的嘴。 “很久很久以前,蚊子的嘴有三尺长呢。”小时纳凉时父亲说。“三尺是多长?”对尺没有概念的我睁大眼睛问父亲。父亲伸直经常庹草绳的双臂比划着说:“这么长,一庹(方言)长。” “天啦,这么长?这不咬死人啊!以前的人怎么过呀!”我很惶恐,并为以前的人担忧起来。 夏天闷热,低矮的房屋更增添了蒸笼效果。父母常卸下门板,在天井里搭一临时床铺,外面支起蚊帐,但第二天早上,我身上还是被蚊子叮咬得斑痕累累。“蚊子的嘴太长了,你睡觉不能滚来滚去,要睡到中间。”母亲叮嘱我。我恨死了蚊子的长嘴。尤其是想到从前蚊子的嘴竟那么长,有些后怕。 “那现在蚊子的嘴咋变短了呢?”我好奇地问。 “是李老君用錾子錾掉的。”父亲自豪地说,“李老君是我们铁匠的祖师爷”。父亲是铁匠出身。 木匠有个祖师爷叫鲁班,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铁匠竟然也有祖师爷,第一次听说。 “李老君是谁?” “李老君是……李老君就是李老君,他是个铁匠。”一个大字不识的父亲也不识李老君。 长大之后,我才知道,李老君并不是铁匠,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人称“老子”的李聃,后来神话传说称他是太上老君。 “传说李老君是铁匠的祖师爷,二月十五是其诞辰日。十四日这天,铁匠各家都为老君暖寿吃面;十五日带家中男子至老君堂祝寿,隆重举办仪式。还有一种说法,说铁匠与道士是师兄弟,铁匠是师兄,道士是师弟,所以,道士化缘到铁匠铺,要主动向师兄问好,铁匠予以热情接待。道士若不守此规,铁匠则罚道士跪于炉前认错;若道士不认错,铁匠可以用钳子、铁铲打道士,甚至将火炉翻过来套在道士头上,俗叫‘戴纱帽’。”这是我从百度百科上摘录下来的一段文字。 我从没见父亲为谁“暖寿吃面”;父亲更没有带我们去“老君堂祝寿”,我们这一带也没有什么“老君堂”,只有和尚庙和尼姑庵。铁匠是道士的师兄,父亲从来没有提起过,想来做道士的师兄并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长大以后,倒真有化缘的道士来过我们小村,道士们似乎没有打听村子里有没有铁匠师兄,父亲似乎也没有上前去认一下道士师弟。真有此说的话,父亲去游武当山该免门票吧,只父亲没有去武当过师兄瘾的计划。 “蚊子还嫌自己的嘴短,它还想更长。”父亲讲起了李老君和蚊子的故事。“蚊子不知从哪儿听说李老君的铁匠手艺,便飞过去请李老君将它的嘴再锻盛长些。李老君心想你的嘴已经这么长了,还想再盛(方言)长,老百姓还过不过呀。便骗蚊子说,将你的嘴平搁在砧子上,我帮你盛。蚊子信以为真。李老君拿起錾子,一锤子下去,蚊子的嘴就只有现在这么长了。” “蚊子捂住嘴,边飞边哭。”父亲指着猪圈前飞鸣的蚊子说,“你听,它们在哭。” 哦,原来蚊子发出的声音是哭声。活该!我心里暗想。 “人心不足蛇吞象。人不能太贪。”没读过书的父亲竟也会讲大道理。 是啊,人不能太贪。“蚊子与李老君”的故事应该讲给那些贪官听听,贪官他爹小时候给他孩子讲讲“蚊子与李老君”的故事那该多好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