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南论坛-戴南在线-戴南人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4200|回复: 4

味美不过家常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9 11: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作者:兴化市顾庄学校  翁太庆


里下河人习惯性地称下饭菜为“咸”,既下酒又下饭的家常菜谓之“小菜”。“咸”也好,“小菜”也罢,都不能与饭馆里的菜肴相比美。这是因为酒楼饭店的菜肴,无论用料还是做工都很考究,居家过日子的乡下人,一般都是就地取材,过的是自给自足的生活。田里种的瓜果蔬菜,地头田埂挖来的野菜,河里小鱼小虾、螺狮蚬子均可烧熟上桌,收割时节打一只野兔野鸡,农闲时剥一条狗都是美食。这就是农家乐。


很久以前,春节后至立秋之间,常有拉小鱼网的渔船在庄前屋后的河里捕捞银鱼。年轻时喜爱喝酒,看见有银鱼卖我总要买上一点。清洗干净后,用咸菜烧银鱼或银鱼涨蛋,再加一些时鲜蔬菜,浅酌慢饮,于不急不躁之中品尝生活的乐趣,多惬意啊!


如今银鱼难觅踪影,但小杂鱼资源仍很丰富。春回大地,天气转暖,蛰伏了一冬的小鱼儿活跃起来了。你别看它们个头小,却已成熟,到了“谈婚论嫁”的时期。他们成群结队去参加集体婚礼,实以为走进了婚礼殿堂,谁知却钻进了渔人为它们设计好的“婚房”——渔网。它们在温柔乡里成了俘虏,成了人们餐桌上的美味。清明前的小罗汉浑身滚圆,鳑鲏鱼大腹胖胖,麦饭鱼骨头柔软。此时鱼多价廉,不少人将小鱼腌制晒成鱼干,嚼一条清蒸小鱼,满嘴生香。


遍地菜花黄时是河蚌肉满黄丰之际。陆文夫在他的《姑苏菜艺》中写道:“这位朋友不是因为莼鲈之思而归故里,竟然是为了吃青菜而回来”。许多身在外地的老乡,清明回来祭祖,餐桌上总少不了青


菜烧河蚌,临走时还要带上一点河蚌肉回去与家人或朋友分享家乡的美食,既饱口福又了思乡之情。


生在水乡,长在水乡,根扎在黑土地上,与农民朋友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我不自觉地被同化,身上已烙下农村人的印记。我不敢忘记“多腌咸菜少腌瓜,萝卜干子不腌它,酱油豆子发人家”的古训。这条谚语折射出了老一辈乡下人勤俭持家的生活观念,也说明了咸菜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居家过日子肯定少不了它?烧肉煮鱼,佐以适量咸菜,不仅咸菜好吃,鱼肉味道也更鲜美;用略带臭味的水咸菜烧嫩黄豆米再加红胡椒,其香味独特;夏熟作物收获前后正是蔬菜稀少之时,这时可用咸菜烧汤,烧咸菜豆腐汤时加点蚕豆瓣不放味精也鲜,咸菜蛋汤再放点小米虾,色香味俱全,既是下饭菜又是下酒菜。


香菜好吃,臭菜吃一顿绝对会让你终身难忘。


入夏后,苋菜渐老,不久长出高高的菜莛,本是沤制绿肥的原料,不知哪位先贤发明了腌制苋菜莛的方法。因是夏天易发酵,不多时就发出臭味,你千万不要以为变质腐败了,它可是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苋菜股。苋菜股是臭食中登峰造极的美食,宋.苏颂在《图经本草》中说:“赤苋亦谓之花苋,茎叶深赤,根茎亦可糟藏,食之甚美,味辛。”可见,苋菜股虽出自乡野,却也名入典册。


夏秋两季,人们把咸菜股作为下饭菜,我也常在宿醉未消时用嫩绿的苋菜股佐以青红大椒炖豆腐,待出锅时再加上拍碎的大蒜头,再烧一碗鲫鱼汤 ,既养胃又下饭,越吃越想吃。


无论在什么年代,人总会考虑如何吃得更有滋有味。大集体年代,人们为了省时省草当然也是为了省事,村民们将从河边捡来的螺狮与自留地上生长的豇豆、茄子和青红胡椒一锅烩,一盘盘色香味俱全既素又荤的“杂烩”端上桌,谁见了都会食欲大增。这种用料很普通的菜,看似简单,其实是最佳搭配。豇豆茄子本无特别味道,但是它们跟螺狮一结合,就让螺狮的鲜味,无孔不入地钻进了它们松软的体内,蔬菜便成了荤菜,味道鲜美又常吃不厌。


秋天到了,河里的虾又多了起来,其中有一种头上有黑点的小虾特别多。根据它的特征,人们叫它“麻虾”。那年月,乡下没有冷藏设备,怎么处理这么多的小虾是个问题。对于吃,世人最肯动脑筋。他们创造性的将小虾捣碎或磨成糊状,放上大量的盐腌制起来,摆上一段时间再食用。当他们揭开腌制虾子容器盖子时,一股浓烈的腥臭味直往人鼻里钻,莫非坏了,可倒掉对不起自己的付出呀,真舍不得。于是,他们试着像红烧鱼的做法,放上适量的葱姜油,滴点酒放到饭锅上炖。及至饭熟时随着锅里腾起的雾气,一股浓郁的香气盈满厨房,飘向巷口。谁曾想,原以为坏了的烂虾的鲜味竟这么诱人。其实麻虾和苋菜股一样,不发酵就没有独特的香味。“好菜一桌,抵不上麻虾一嗍。”“麻虾炖蛋,扒得眼睛翻”这些俗语,看似夸张,实际上道出了此菜的独特魅力。


而今冠被以“风味小吃”美名的小菜,是乡下人的正常食谱。这菜谱,已深深刻在每个水乡儿女的心上,永远不能忘怀。家乡的小菜,永远是我们心中最好的美味。


 楼主| 发表于 2019-7-9 17:4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简评(赵成武)

读了翁老师的《味美不过家常菜》深感作者笔力深厚,文笔优美,叙述准确,形象生动。令人过目不忘,回味无穷。

        味美不过家常菜,的确不错。风味小吃,家常小菜,别有风味。而家乡的土菜,家常菜,因为带着家乡独特的味道,带着家乡的记忆,永远烙印在游子的灵魂深处和骨肉血脉之中。请看作者的家乡菜,形式多样,味道独特。“田里种的瓜果蔬菜,地头田埂挖来的野菜,河里小鱼小虾、螺狮蚬子均可烧熟上桌,收割时节打一只野兔野鸡,农闲时剥一条狗都是美食。”寥寥数语,就勾起了,游子无限回忆。

      作者叙述笔法老道,信手拈来,如诗如画“年轻时喜爱喝酒,看见有银鱼卖我总要买上一点。清洗干净后,用咸菜烧银鱼或银鱼涨蛋,再加一些时鲜蔬菜,浅酌慢饮,于不急不躁之中品尝生活的乐趣,多惬意啊!”寥寥数语就描绘出来了,乡村生活的画卷。

“清明前的小罗汉浑身滚圆,鳑鲏鱼大腹胖胖,麦饭鱼骨头柔软。此时鱼多价廉,不少人将小鱼腌制晒成鱼干,嚼一条清蒸小鱼,满嘴生香。”用简洁的语言文字,叙述了一种满口生香的小吃。

“许多身在外地的老乡,清明回来祭祖,餐桌上总少不了青菜烧河蚌,临走时还要带上一点河蚌肉回去与家人或朋友分享家乡的美食,既饱口福又了思乡之情。”如此美食,魂牵梦绕啊!没有经历的人如何能理解啊!

“烧肉煮鱼,佐以适量咸菜,不仅咸菜好吃,鱼肉味道也更鲜美;用略带臭味的水咸菜烧嫩黄豆米再加红胡椒,其香味独特;夏熟作物收获前后正是蔬菜稀少之时,这时可用咸菜烧汤,烧咸菜豆腐汤时加点蚕豆瓣不放味精也鲜,咸菜蛋汤再放点小米虾,色香味俱全,既是下饭菜又是下酒菜。”真是风味独特啊!色香味俱全啊!勾人魂魄啊!

“香菜好吃,臭菜吃一顿绝对会让你终身难忘。

       入夏后,苋菜渐老,不久长出高高的菜莛,本是沤制绿肥的原料,不知哪位先贤发明了腌制苋菜莛的方法。因是夏天易发酵,不多时就发出臭味,你千万不要以为变质腐败了,它可是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苋菜股。苋菜股是臭食中登峰造极的美食,宋.苏颂在《图经本草》中说:“赤苋亦谓之花苋,茎叶深赤,根茎亦可糟藏,食之甚美,味辛。”可见,苋菜股虽出自乡野,却也名入典册。”的确,如此臭菜,令人销魂。真是闻着臭,吃着香。

“夏秋两季,人们把咸菜股作为下饭菜,我也常在宿醉未消时用嫩绿的苋菜股佐以青红大椒炖豆腐,待出锅时再加上拍碎的大蒜头,再烧一碗鲫鱼汤 ,既养胃又下饭,越吃越想吃。”读之,令人垂涎三尺啊!

“ 大集体年代,人们为了省时省草当然也是为了省事,村民们将从河边捡来的螺狮与自留地上生长的豇豆、茄子和青红胡椒一锅烩,一盘盘色香味俱全既素又荤的“杂烩”端上桌,谁见了都会食欲大增。这种用料很普通的菜,看似简单,其实是最佳搭配。豇豆茄子本无特别味道,但是它们跟螺狮一结合,就让螺狮的鲜味,无孔不入地钻进了它们松软的体内,蔬菜便成了荤菜,味道鲜美又常吃不厌。”如此美味,只有神仙能吃到吧!令人口水直流啊!

“      秋天到了,河里的虾又多了起来,其中有一种头上有黑点的小虾特别多。根据它的特征,人们叫它“麻虾”。那年月,乡下没有冷藏设备,怎么处理这么多的小虾是个问题。对于吃,世人最肯动脑筋。他们创造性的将小虾捣碎或磨成糊状,放上大量的盐腌制起来,摆上一段时间再食用。当他们揭开腌制虾子容器盖子时,一股浓烈的腥臭味直往人鼻里钻,莫非坏了,可倒掉对不起自己的付出呀,真舍不得。于是,他们试着像红烧鱼的做法,放上适量的葱姜油,滴点酒放到饭锅上炖。及至饭熟时随着锅里腾起的雾气,一股浓郁的香气盈满厨房,飘向巷口。谁曾想,原以为坏了的烂虾的鲜味竟这么诱人。其实麻虾和苋菜股一样,不发酵就没有独特的香味。“好菜一桌,抵不上麻虾一嗍。”“麻虾炖蛋,扒得眼睛翻”这些俗语,看似夸张,实际上道出了此菜的独特魅力。”

      的确不错啊!这些“风味小吃”已深深刻在每个水乡儿女的心上,永远不能忘怀。家乡的小菜,永远是我们心中最好的美味。作者用情深似海的感情,用优美的语言。形象生动地介绍了故乡的小吃。让人如临其境,口福不浅啊!(文评:作者赵成武)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9 14:20: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西安 来自 中国陕西西安
难忘最美家乡菜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9 12:00: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
欣赏拜读翁老师美文,超赞!
发表于 2019-7-10 08:53: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翁老师文笔优美,信手拈来,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经营性网站许可编号:苏B2-20180589|兴化市戴南在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苏ICP备17056877号-3 )|苏公网安备32128102010083号

GMT+8, 2024-11-22 21:56 , Processed in 0.364494 second(s), 25 queries .

网站内容投诉举报电话:18051140001

Copyright © 2014-2021, 兴化市戴南在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