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1.5] 大雁庄记事(一)
大雁庄坐落在里下河地区的大平原上,因庄子形似一只展翅向西南飞的大雁而得名。河东河西是大雁两岸趐膀,河南是雁头。正中间的雁背前是大庙,庙门口的匾额上大书“福田庵”三个大字。 这福田庵也算得上是千年古庙。庙里的两棵大白果树三个人都抱不过来。韦驮殿、天王殿、财神殿、文昌宫应有尽有。初一、十五香火极盛 ,来敬香的修仙奶奶络绎不绝。 庄东的大河叫东大泊。这泊字是古字,是大河大湖的意思。这东大泊倒也烟波浩渺、水流汤汤。奇的是在东大泊的中央有一卵形土墩,位置正在雁的屁股后面,是名雁墩。雁墩上也有一座小庙,里边住的是尼姑,俗称奶奶庙。那些修仙奶奶们在大庙里敬完香,也都到奶奶庙里敬香磕头,坐九念经。 大雁庄古代属楚国,文化底蕴极深。至今在口语上还有许多的古语古音。东大泊、裩头儿、戽水等等。外边人听不懂,还说我们说话土。我们虽然是种地的,但我们也是斯文人,好不好? 这一年,日本人占领了昭阳镇。楚人好勇,古语就有“楚虽三户必亡秦,岂有堂堂中华空无人”的典故。自己的家乡岂容鬼子侵占?是以各村各乡都成立了地下抗战组织。庙里的两棵白果树也被锯了做枪托。树是庙里的老和尚亲自锯的。这庙里自从没有了树,就不像是庙了。院子中间弄了几个大铁匠炉子,成天的叮叮铛铛的打大刀片子红缨枪。时不时还有拿枪的人进进出出。旁边的天王殿里白天是十几个孩子在读书,晚上则是一大帮子农民在识字开会。 太阳已经完全的下山了,只有几缕红霞还挂在天上。水乡特有的雾气和炊烟搅和在一起,使柳树下晚归的两个农民如同在画中一样。 “守信哥哥哎,你咯四小准备叫什的啊?” “我想咯好啊了,叫龙德。弟兄四个,仁、义、道、德” “好 好好,望他俫弟兄四个仁义道德,做个好人” “哎,兄弟啊,你光问我。你家老大准备叫什么啊?” “嗐,我没得你这么大的福气,四个大小伙。我只想养两个小伙。老大叫克已,以后有二小。就叫克礼。” 你看看,看看人家这名字起的。守信,克己,克礼,仁,义,道,德。你能想像这是一辈子拿锄头的农民的名字吗?所以说大雁庄是藏龙卧虎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世道也变了又变。一觉醒来,鬼子不见了。又一觉醒来,中央军也不见了。赵团长当宝贝似的,走哪儿带哪儿的,桌面是一整块板子的红木八仙桌也没来得及带走。庙里的老和尚被赶了出去,三天两头被戴上高帽子批斗。佛像也被砸了。大庙被改造成了集体的仓库,14个生产队一个队一间库房。正门口的两个偏殿,一个做了赤脚医生的医疗站,一个做了供销合作社。没有人再喊大庙,都叫仓库,仓库门前的广场就叫仓库门口。广播通知:“跟咯(今天)晚上在仓库门口开会,望大家准时参加。不来的扣工分”。 仓库门口是村里唯一的广场。是村里开会、唱戏、放电影的地方,也是孩子们玩游戏的乐园。大人们开会或看电影前,男孩子们便玩打仗的游戏,女孩子玩格房子、解绷、拿母儿。张瘸子的小摊也摆了出来。一盏小马灯挂在摊头上,昏黄的灯光下,摊头上货物却也能看得清楚。有一分钱一段的甘蔗,着糖,针箍儿,线团儿,松紧带子……。张瘸子是残疾人,不能做工分。大队便特准他摆了个小摊。虽然做的是一分钱二分钱的生意,但那时三分钱能买个大烧饼,七角钱能称一斤肉。所以也能度日。仓库里还有空闲的房子,给了张瘸子一把钥匙,张瘸子的摊儿晚上就收在仓库里。 龙守信的心里隐隐有些不安。会议还没有开始,汽灯就坏了两个灯芯了。夏天的晚上,既闷热蚊虫又多。龙守信一边给汽灯打气一边用手揩一揩要流到眼睛里的汗水,跟咯(今天)晚上有点儿不顺遂,难不着有什的事要发生? 龙德和克己分成两派,各领着一群孩子在玩打仗的游戏。龙德扮鬼子,克己扮好人。游戏注定是好人胜利的。远距离嘴里“叭叭叭”地打了一阵枪后,克己大喊一声“冲啊”带队冲了过来。两派顿时混战在一起。 突然,汽灯又熄了。黑暗中,龙德被克己推倒在地,正磕在一块瓦片上。龙德哇地一声哭了起来:“疼,疼,淌咯血了。”众人慌忙把龙德拉了起来。到张瘸子的摊头上用小马灯一照:右眼眶里往外冒血。龙守信和克己爸等几个劳力赶紧用船把龙德送到戴南,戴南医院回下来,又连夜弄船送到姜堰。 龙德眼终究没有治好。右眼珠浑浊泛白,没有神彩,当然也没有视力。眼珠子一翻甚至有些哧人。龙德是小孩子畜生,好了没几天又在庄上飞扬胡造的疯来疯去。倒是大人们看见了暗暗的叹一口气。 自从龙德出事后,克己家的鸡蛋就没有卖过。清晨,克己妈又送来十几个鸡蛋和一把韭菜:“这把韭菜同鸡蛋留中午炒啊把伢儿吃”。 龙德妈说:“嗨,你就别再送这些搞子(东西)了,你家也不容易。这点蛋留啊卖点钱贴贴咯”。 “我俫捱点儿搞(苦)到无所谓,到是龙德,一世的苦啊,不得个眼睛怎儿过啊?” 龙德家并没有和克己家说什么。倒是克己家一有点儿好东西就给龙德送过来。龙德吃得多,常常是自己在家吃好了,到克己家还能吃两碗。克己妈舍不得他,总是把铜勺伸到锅底捞点厚的给他。一来二去两家的关系倒是比以前还要好了。 龙德己经二十岁了,长得又黑又瘦还又矮。克己到是长得高高大大的。龙德的饭量特大每顿最少吃三斗碗。斗碗现在几乎绝迹了,顾名思义:斗碗就是像斗一样的碗。斗是过去的一种量器,用来量粮食的。斗上大下小,是木头做的。六零后的人应该都没有见过斗。叶圣陶老先生有一篇文章《多收了三五斗》,小时候学过,至今尚有印象。 吃完中午饭,刚到地头。就见龙德面有苦色,捂住肚子说:“跟咯在(今天)肚子不好过(舒服)”。 克己连忙问他:“过曾(可曾)能吃中饭啊?” “吃嘎三斗碗” 你望望,这肚子不好过还能吃三斗碗,要是好过得吃多少? 据说瘌头和龙德打赌吃一百个鸭蛋,双赌双赢。瘌头把头上的瘌碎屑用手抓啊掉到锅里,想恶心龙德让他吃不下去。龙德像没看见一样,照吃不误。到最后只剩八九个,瘌头看看他能吃得下去 ,便自己抢来吃了。 龙德能吃在庄上出了名。到现在谁要是吃的多了,还有人说:你哪是龙德啊?这么能吃。 龙德没有要瘌头的赌注。他说能吃顿饱饭就心满意足了。不过龙德饭是吃饱了,一夜也没敢睡觉,在学校操场上卧了一夜的蒲。瘌头倒是从此成了龙德的跟班,龙德到哪儿他到哪儿。 龙德力着(气)大,又肯帮忙,还讲义气。渐渐的身边就有了一帮朋友。大家也都知道他经常吃不饱,家里有点吃的就喊他。龙德一般都不去,他说家家都不容易,没有一家有余粮的。克己是有一点点小事都喊龙德帮忙。龙德是随喊随到,小事也做得十分细作(仔细)。每次都是饭前喊,做完克己都留龙德吃饭。渐渐的龙德的朋友们也都学会这招了。
|